[实用新型]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2559.5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宗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宗礼 |
主分类号: | E04H9/14 | 分类号: | E04H9/14;E04B1/92;E04B2/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50000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形成 防水 装置 | ||
1、一种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1)为一个六面体,防水墙体上至少有一面为透水面(9),防水墙体内有序地连接有多个透水小袋(3),透水小袋内装有吸水性材料(7),防水墙体(1)及透水小袋上均设有可封闭的开口(4),在与透水面(9)相对的面偏上处设有透气孔(12),在防水墙体上至少两侧面设有连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1)内是通过挂钩、连接带、绳索有序地连接有多个透水小袋(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上的透水面(9)上有微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上的连接装置为连接带、绳索及多条橡胶条(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底面涂有橡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两侧面配有支承棒(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防水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墙体的出柔性材料制成,其透水面(9)由网状材料料或的孔材料制成,透水小袋(3)由纺纱物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宗礼,未经沈宗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5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