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3189.5 | 申请日: | 2006-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4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民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热管 太阳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的热利用,包括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热水、烹饪、发电、制冷、干燥,特别是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主要在于太阳能的热水,采用真空玻璃管技术进行吸热后加以利用,在此种应用中,有采用将热管插入到真空玻璃管内部将热量传递到外部获得太阳能的技术,但此种技术是将热管作为真空玻璃管转化太阳能为热能后的传热部件,而不是将热管作为太阳能转化部件;在太阳能的热发电系统中,对于槽式发电系统,内部采用热管作为转换及传热部件,但是主要采用槽式的反射板来进行太阳能收集,而不是采用光学镜的原理对太阳能进行采集及利用。
现有的对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的太阳灶,主要采用反射板对太阳进行反射,将太阳能直接聚焦到一个灶具上,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但此种技术没有办法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以便于夜间及阴雨天应用,更不可能对其进一步的其他方式的应用;除此之外,现有的技术太阳能中高温的发电技术,主要是采用塔式、槽式、及盘式,槽式系统中尽管能够将反射板制造为一个槽,在其中间采用热管进行热量的收集,但没有采用光学镜进行对太阳能的收集,在盘式系统中也没有采用热管技术。
随着光学镜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普通的光学镜或菲涅尔光学镜对太阳能进行收集,特别是对于太阳能的中高温的利用,如果不能将太阳能进行收集聚焦,就不能实现中高温的太阳能的利用,但是,有光学镜技术将太阳能进行收集后,将产生很高的热流密度,采用普通的传热材料进行转换将无法实现高热流密度的热能的传递,因此,将光学镜技术和热管技术结合来利用太阳能,将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的中高温的应用系统,采用光学镜将太阳能的热流密度增加,采用热管对高热流密度的热量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对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同时为了保持太阳能的夜间或阴天使用,设置了蓄热装置来对热能进行储存,采用了传热装置对热能进行传递,采用了多种利用装置对热能进行利用,如制冷、直接供暖及采用热泵技术供暖、烹饪、干燥、发电等,这样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利用太阳能来实现能量的供给。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光学镜作为太阳能的采集部分,特别是采用菲尼尔光学镜作为太阳能的采集单元,采用热管技术作为传热转换部分,将高热流密度的热能转化为高温的液体的热能,优选导热油为传热及热能储存材料。
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光学镜热管太阳灶,含有至少一个光学镜(1)和一个热管(2),光学镜(1)将太阳光聚焦后直接照射到热管的蒸发部位(4),经蒸发部位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传递到冷凝部位,在冷凝部位设置有灶(21)、换热器件、蓄热器(22),光学镜(1)设置在跟踪支架上,热管(2)设置在支架上,在跟踪支架跟踪太阳运动的过程中,热管与地面或支架固定部位保持相对静止;
蓄热器中设置有蓄热材料,将热能进行储存;
光学镜(1)将太阳光照射在热管的蒸发端(4),热管冷凝端、蓄热器(22)、太阳灶(21)台之间采用下列一种进行热能交换:
A、利用流体强制循环换热的器件;
B、热管换热器件;
C、换热器直接换热。
采用下结构之一通过利用热管进行吸热、传热、换热:
A、普通热管:其蒸发端直接进行对太阳能的接收,冷凝端与一个强制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换热;
B、整体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相互并联到一个垂直的管道上,组成为整体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C、分离式循环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进行串联,组成为一个共同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D、可连接热管:通过热管的可连接结构将热管进行连接,构成热管的体系;
F、脉冲热管:将热管进行串联,选取不同的连接段成为冷凝端,构成脉冲自震荡热管的结构;
采用下列结构之一,使得在光学镜运动时,使太阳灶与地面相对静止或固定跟踪支架的区域保持相对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民,未经李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3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