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务工作平台机车伸缩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059.7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富;邵建太;吴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务 工作 平台 机车 伸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务维护工具,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飞机地面工作的机务平台升降机车上扩展延伸工作高度和长度的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地面各类机型飞机地面维护设备零散、不通用、多而庞杂的问题。本申请人于2004年8月2日公开了专利号为200420060502.5,名称为“机务工作平台机车”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机务工作平台机车为飞行器地面维修人员提供了一种在全高度状态下前进、后退、转向、制动等动作,具有多用途的、通用化、综合化程度较高的能为多机种服务的地面保障设备。但由于机务工作平台所涉及的服务面广,要求的功能多,机构较复杂,达及范围小,运送高度低不一。需要既要减少运输成本,缩短维护周期,符合地面保障设备小型化、通用化、综合化的“三化”要求,又要使其能在一定高度任何位置进行停放操作,兼顾机务工作平台在工作中的可伸缩性、平衡性、兼容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因此,机务工作平台的一些机构必须应有延长或缩短的伸缩机构。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于2006年2月15日在北京鉴定会公开的北京起重机器厂高空作业平台厂GTBY22S型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机身安装于车轮轴上,附有液压转向系统。转台上的上臂和围栏可沿着回转支撑360度旋转。配合臂架的伸缩,最高可达22米高,可实现在一处升降进行大范围多点作业。它的工作臂伸缩系统是由五层套筒臂和驱动油缸及双重起重传动链条、链轮组成,通过驱动油缸的伸出和收缩,带动链条的拉动,使臂依次同步伸出和收缩。该平台升降机比较显而易见的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庞大,扩展延伸的广度和灵活不足,仅适用于宾馆、饭店、商场的室内装修、空间灯线、管路、门窗的维修保养及清洁,高层布展、空间狭窄工房内的空间作业。对于大曲率半径的飞机背鳍,大翼展跨度的机翼,纵横直高度空间大的垂尾、平尾障碍的抵达维护,以及上述“三化”要求都所不能及,尤其是飞机零部件经常性的拆装维护的吊装检修工作,它具有粗笨,达及困难,和不能避让机车车轮和飞机机翼足够空间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机务工作平台达及范围窄,运送高度小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飞机经常性拆装维护和吊装检修工作,可跨越避让飞机大部件障碍,可增大工作平台吊装工作高度,可进一步扩展工作平台范围,占用空间小,空间移动作业方便的机务工作平台机车伸缩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机务工作平台机车伸缩机构,具有一个依靠液压油缸活塞杆伸缩来带动的大工作平台和小工作平台,以及液压油缸驱动的平台升降机构和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滑动的大工作平台和小工作平台由两相反向的双级液压油缸连接,其中一个液压油缸活塞杆延伸至吊装增高平台的固定联接支点,将其连接构成伸缩机构工作平台;在大工作平台上还装有由拖链的滑动来带动的随动液压油管作动筒,小工作平台通过其上装配的伸缩油缸的油缸活塞杆的收缩,把小工作平台收缩于大工作平台的腹腔内,通过小工作平台液压油缸延伸收缩的吊装增高平台,经吊装增高平台上安装的增高油缸活塞杆的收缩,可收缩于小工作平台的腹腔内,伸出吊装增高平台的反转吊装架组合件可回转地反扣于吊装增高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大小工作平台、吊装增高平台和反转吊架组合件、随动拖链组成的机务工作平台伸缩机构,能根据实际需求伸展到飞机外形的任何部位,为机务工作平台提供了能伸能缩、变高变矮,灵活多变的机动性能。通过伸缩机构的伸长,可以扩展工作平台的工作范围,发挥其最大作用。同时也为飞机地面维护人员在操作机务工作平台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不仅够满足了飞机经常性拆装维护和吊装检修工作,而且进一步扩展了机务工作平台的延伸工作范围和一机多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工作平台的伸缩,组合两套液压油缸使工作平台和拖链的滑动来带动液压油管随动,由小工作平台伸缩油缸带动,可使工作平台伸长1400mm。在确保机务工作平台刚性的情况下,可以增大工作平台吊装的工作高度。吊钩能达到7000mm高度,使机务工作平台在维护飞机时,具有足够的空间来避让机车车轮和飞机机翼。从而解决了跨越避让飞机大部件障碍问题。此外,还能使机务工作平台的运输状态能收缩到最小。使得机务工作平台占用空间更小,空间移动作业更为方便。
图面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现形式,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状态说明,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和优点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模仁定位机构的滑块
- 下一篇:一种大型冷柜门体的自动关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