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8066.3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7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静;朱汛;邹松林;丁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东威制冷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5/06 | 分类号: | B67D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24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油蒸气(简称“油气”)的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油站大量增长,伴随而来的油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加油站油气挥发主要集中在两个过程,一是油罐车向地下油罐卸油的过程,二是用加油枪给客户车辆加油的过程。第一种情况是,当油罐车将运来的汽油卸入地下油罐的同时,地下油罐罐内空间的饱和油蒸气被置换出来(即所谓“大呼吸”过程),每吨汽油的体积约1.4m3,置换出来的油气也有1.4m3,加之卸下油液的冲击运动,排出油气的浓度在0.88~1.38Kg/m3左右。这种情况的特点是,油气排放时间集中、排放浓度大,其排放点固定在地下油罐出气口,排放量高达30~60m3/h。第二情况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当向汽车油箱加油时,油箱里的油气也被置换出来,其排放浓度为0.132~1.32Kg/m3。
据估算,2004年全国消耗汽油8000万吨,加油站排放油气2.24亿m3,挥发损耗损失在8~21万吨,损失金额在4~11亿元。为防治油气污染、降低挥发损耗,国内外对于油气回收利用已进行较深研究,不少城市已出现采用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油气的回收利用包括“油气收集”和“回收处理”两个过程。前者是对油气存在的气相形态不作改变的情况下,将地下油罐或者汽车油箱逸出的油气收集起来,转移到汽车油罐或地下油罐的空间。油气收集设施属于油气回收系统的前端设备,它只能在一定范围抑制油气挥发,而不能从根本上防治油气污染。后者是将收集起来的油气通过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等方法加以处理,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汽油,进而能够重新投入使用。回收处理步骤是油气回收利用的关键步骤,其技术含量高、设备要求也高,目前进口的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设备有“加油站膜法油气回收系统”和“油气封存冷凝系统”等。相对而言,“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原理简单、设备制造成本较低,因而被国内外许多加油站优先使用。
然而,现有的种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存在许多不足,集中表现为: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耗电量大,处理能力低,一些装置只能处理二次油气收集中“气液比”平衡后的少量油气,对于卸油时大量排放的油气无能为力。因此,这类装置抽测不合格率高,“回收设备近三成等于白装”(据《中时电子报》林悻妃文《油气回收设备近三成等于白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精巧合理、油气处理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室、油气进口管、排油管、排气管以及管道阀门,来自储油罐或者汽车油箱的汽油油蒸气,从油气进口管进入冷凝室,经过冷凝处理成为气液混合物,该混合物中的液态汽油,从装置的排油口导出,进而被储存和回收利用,而混杂在汽油油蒸汽当中的不凝气体,则从装置的排气口导出并排放至大气。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冷凝室为一密闭的柱式或箱式结构,冷凝室的底部或者侧下方开有进口,油气进口管与该进口相连;在冷凝室的顶部或者侧上方开有出口,该出口连有出口管,出口管被进一步分支成排油管和排气管;在冷凝室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层托板,托板设有通孔,托板上方安装有蒸发器,托板、通孔以及蒸发器将冷凝室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相互连通的曲径结构;装置另配有以低背压、深低温制冷压缩机为主体设备的低温冷凝机组,其进口和出口分别是低温低压管道和低温高压管道,它们分别与各个蒸发器的出口和进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上述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其中,该装置还配有活性碳吸附筒,它设置在排气管的管路上;所述活性碳吸附筒设有起解析作用的真空泵,解析后的气体管路与装置的油气进口管相连。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蒸发器的换热组件是盘管、板式换热片,或者是带翅片的蒸发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托板的数量为4~16块。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其中,相邻托板之间还设有竖直隔板,该竖直隔板将相邻托板之间的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分隔成2~5块。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冷凝室的内部容积不超过1.2立方米,托板和蒸发器将冷凝室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的曲径路径的长度为50~8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东威制冷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东威制冷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8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监控汽车
- 下一篇:电力变压器绝缘油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