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加固云台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149.5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8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刁增祥;李文君;钱善太;陈坚;巫健;孙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南京智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G12B9/10;H05K5/00;F16M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加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视监控领域中用以承载摄像机或照明灯具的云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加固云台。
背景技术
云台是电视监控领域中常用的装置,用以承载摄像机或照明灯具,通常具有上下俯仰和左右旋转两个自由度。
目前公知的云台结构为:左右旋转部分为周转轮系,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小齿轮,旋转大齿轮随旋转轴固定在设备基座上,云台箱体随旋转小齿轮绕大齿轮旋转。上下俯仰部分为定轴轮系,俯仰电机带动俯仰小齿轮,俯仰大齿轮带动俯仰轴及托架绕云台箱体转动。
这种云台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齿轮传动比小,传动链长,累计间隙大,在车载振动条件下,齿面易磨损失效;旋转轴上的一对轴承为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力的能力差,轴承支撑跨距短,在横向动载荷下轴承径向力大,轴承寿命短;托架安装面与俯仰轴距离大,在车载环境下易产生附加的惯性力矩,影响云台寿命;无隔振措施;无温度适应措施,难以适应低温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概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这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优点和新颖特征。应了解,无需所有这些方面、优点和特征包含在任一特殊的实施例中。
为解决现有云台结构不适应车载环境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加固云台,该云台采用了蜗轮蜗杆结构,不仅具有常规云台上下俯仰、左右旋转自由度,而且能够适应车载环境的振动、高低温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加固云台,它包括底座和箱体,其中,所述箱体是由电机、蜗轮蜗杆结构、机架、壳体和轴等部件组成,电机1带动蜗杆2,使蜗轮4带动轴5相对于壳体6转动;摄像机和探照灯等载物通过挂耳27直接与轴5相连,载物重心与轴5中心距离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惯性力矩。电机22带动蜗杆21,使蜗轮10与蜗杆21发生相对运动。蜗杆21通过机架26与壳体6连接。压板7、轴8通过螺钉与壳体6连接,蜗轮10、钢球9、10、压板13构成结构紧凑的双向推力轴承,有效提高了承载能力。蜗轮10通过螺钉与支撑套11、连接板14、上盖18相连。因此,蜗轮10不动,蜗杆21带动壳体6转动。压螺15起压紧双向推力轴承的作用。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6上的迷宫块16与支撑套11构成迷宫密封方式,可有效防止灰尘、水气侵蚀。
上述的车载加固云台,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底座17通过减振器19与上盖18柔性连接,可有效防止车载环境的冲击振动。
上述的车载加固云台,其更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电机1、22上敷设的加热膜25,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41℃条件下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车载加固云台采用了蜗轮蜗杆结构,传动链短,累计间隙小,其中左右旋转蜗轮采用了双向推力轴承,有效提高了承载能力。采用了L型云台箱体结构,减小了附加的惯性力矩。采用了减振器,提高了抗冲击振动能力。电机上采用了加热装置,提高了温度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工作温度 -41℃~55℃
贮存温度 -41℃~70℃
振动 5~5.5Hz频率范围内,位移(双振幅)25.4mm
5.5~200Hz频率范围内,加速度1.5g
冲击 半正弦形脉冲,脉冲宽度11ms,峰值加速度20g。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A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中1.电机,2.蜗杆,3.轴承,4.蜗轮,5.轴,6.壳体,7.压板,8.轴,9.钢球,10.蜗轮,11.支撑套,12.钢球,13.压板,14.连接板,15.压螺,16.迷宫块,17.底座,18.上盖,19.减振器,20.密封圈,22.电机,25.加热膜。
图2中21.蜗杆,23.轴承,24.压块,26.机架,27.挂耳。
上下俯仰运动的实现:图1中,电机1带动蜗杆2,蜗杆2上安装有轴承3,使蜗轮4带动轴5相对于壳体6转动。由图2知,摄像机和探照灯等载物通过挂耳27直接与轴5相连,载物重心与轴5中心距离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惯性力矩。轴5上安装有轴承23、压块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南京智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汽车试验场;南京智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的蚀刻装置
- 下一篇:对生活污水自身分解的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