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瘫康复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767.8 | 申请日: | 200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菅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菅建国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1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瘫 康复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牵引运动器械。
二、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或者颈椎、腰椎等疾病导致偏瘫患者急剧增加,许多患者在康复期的漫长时间里行走困难,现有的医疗牵引运动器械多为局部牵引运动,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不能实现全身协调牵引运动,大多数仪器还是使患者利用健康的肢体自己操纵仪器,这对于全身瘫痪或者重病瘫痪者不适用,对于轻度瘫痪者则也会因其懒惰,不想使用,而且患者使用时,多为坐或着卧式,对于其全身康复活动疗效迟缓。总之,现有的康复仪使用不方便,不能达到全身协调运动,疗效迟缓,尤其是对于内脏的疗效或者锻炼更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现用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用患者动作,就能使其全身协调运动的偏瘫康复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偏瘫康复仪,它包括底座、驱动机构、靠背、腰靠背、铰接在靠背上端两侧的左、右上肢座、铰接在底座上部的前部支架上的左、右下肢座;底座为一框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左、右上肢座包括上臂、小臂和上连接件,左、右下肢座包括大腿、小腿和下连接件;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蜗轮变速箱、主动连杆、联合摆臂总成、左肢活动总成、右肢活动总成;电动机、蜗轮变速箱固定在底座上,蜗轮变速箱与电动机皮带连接,其蜗轮摇杆连接主动连杆,联合摆臂总成包括丝杠、调幅滑块、棘轮和调幅机构、铰接在底座中部的横轴和固定在横轴上的两个拉力杆,调幅滑块一端为带丝扣的螺母,另一端为光孔,棘轮固定在丝杠上端,丝杠下端固定在调幅滑块的螺母内,两个拉力杆中的一个穿过调幅滑块的光孔后固定在调幅滑块限位板上,另一个的底端固定在调幅滑块限位板上,主动连杆铰接在调幅滑块上;右肢活动总成包括右总连杆、由右套管、右套管上的右上支架和右下支架组成的右摆臂、右下肢大腿连杆、右下肢小腿连杆、右上肢上臂连杆、和右上肢小臂连杆;左肢活动总成包括左总连杆、由左套管、左套管上的左上支架和左下支架组成的左摆臂、左下肢大腿连杆、左下肢小腿连杆、左上肢上臂连杆、和左上肢小臂连杆;右总连杆一端铰接在另一个拉力杆上,另一端铰接在右下支架上,右下肢大腿连杆和右下肢小腿连杆分别铰接在右下支架上的下端和上端;右上肢上臂连杆和右上肢小臂连杆分别铰接在右上支架的上端和下端;左总连杆一端铰接在丝杠上端部,另一端铰接在左下支架上,左下肢大腿连杆和左下肢小腿连杆分别铰接在左下支架上的下端和上端;左上肢上臂连杆和左上肢小臂连杆分别铰接在左上支架的上端和下端;左、右套管分别套装在底座上部前部的横轴上;左、右下肢座的小腿和大腿分别由下连接件铰接在一起,上面分别固定有护带,左、右下肢大腿连杆、左、右下肢小腿连杆分别铰接在其下连接件和小腿上;左、右上肢座的上臂和小臂分别由上连接件铰接在一起,上面分别固定有护带,左、右上肢上臂连杆、左、右上肢小臂连杆分别铰接在其上连接件和小臂上。这样,打开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蜗轮运动,蜗轮摇杆带动主动连杆往复运动,主动连杆推动联合摆臂总成往复运动、丝杠下端推动右总连杆往复运动,右总连杆推动右摆臂往复运动,从而使铰接在其上端和下端的右上臂连杆、右小臂连杆和右大腿连杆、右小腿连杆向相反方向作往复运动,丝杠上端推动左总连杆做与右总连杆相反方向的往复运动,所以,左右臂、左右腿一前一后的运动,又由于左、右上臂和左、右小臂的连杆连接在其上支架的位置不同,所以,其摆动幅度不同,从而活动了肘部、手和手腕,其下肢活动的道理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菅建国,未经菅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特性优异的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卤代烷基硝酸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