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复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136.4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7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哈丁;吉奥夫·斯托克斯;理查德·罗宾逊;大卫·布拉德伯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泰克斯半导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4 | 分类号: | H04L12/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英国兰开夏州奥海***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路复用 | ||
1.一种多路复用器,具有M路高频输入信道和N路高频输出信道,包括有:
N个路由控制输入;
检测器,负责接收所述控制输入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指示所述的输入信道与所述的输出信道之间所需的连接;
解码器,负责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译码,并根据解码的控制信号产生开关控制信号去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的输入信道到所述的输出信道;
其特征在于,整个多路复用器集成在单个芯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其适于从所述的输入信道接收高达3GHz的输入信号,并输出高达3GHz的输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封装,并且所述的输入信道和所述的输出信道关于封装对角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个输入信道都连接到一个输入缓冲开关,且作为开关控制信号的响应,每一个输入缓冲开关将与之相连的输入信道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输出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缓冲开关适于将输入信道从输出信道上断开,并作为对一个合适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响应,工作在节能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个输入缓冲开关适于在非节能模式下对输入信道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个输入缓冲开关适于提供一个与输入信道的阻抗相匹配的输入阻抗给输入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接口,以适于接收从译码器来的开关控制信号,并且产生合适的模拟电平去驱动每一个输入缓冲端的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逻辑控制输入,以适于根据从逻辑控制输入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改变输入信道到输出信道的选择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其改变逻辑控制信号的状态可翻转输入信道到输出信道的连接顺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信道为偶数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信道为偶数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信道为4个,所述的输出信道为2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信号包括有直流电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适于探测出所述的直流电平高于还是低于阈值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适于将所述的直流电平和具有一个范围的阈值相比较。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信号包含有交流电压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适于探测出所述的交流电压信号在一个预定的频率上是高于还是低于阈值振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的频率包含一个预定的频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信号包含有多个交流电压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个输出端,每一个输出端驱动一个相应的输出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输入信道可以和所有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每一个输出端适于利用从一个输入信道得到的输入信号来驱动相应的输出信道。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输出端至少有一个输出晶体管,流经该晶体管的电流,通过与一个参考电流的比较,由一个低频反馈回路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泰克斯半导体公司,未经泽泰克斯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1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破拱辅助装置
- 下一篇:可携式数据存取单元覆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