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8194.9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真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3/02 | 分类号: | B60K13/02;B62D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底盘前部结构是公知的。例如,在日本的No.63-188899号公开专利文献中,底盘的前部结构是用来控制驾驶室前壁板,不让它在车辆前部出现冲击时移动到车辆的内部。在发动机机身与驾驶室前壁板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液压缓冲器的发动机进气通道,和一根进气歧管,并且在驾驶室前壁板上装有凸块。当车辆前部出现冲击时,这个凸块便撞在进气通道上,把液压缓冲器与进气歧管分开,以防止液压缓冲器撞在驾驶室前壁板上,从而防止驾驶室前壁板移动到车辆内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盘结构,它比那些公知的结构更能控制驾驶室前壁板,以便当车辆的外部发生冲击时,防止它移动到车辆的内部。
根据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具有发动机的车辆的底盘结构的一个例子,这种底盘结构包括驾驶室前壁板,其把车辆的发动机室与车辆内部分隔开;发动机进气岐管,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室内;空气箱,其沿着与车辆的宽度相对应的方向延伸,并且位于所述驾驶室前壁板的上方;以及联结构件,其连接到所述驾驶室前壁板和所述空气箱上,所述联结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进气岐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与车辆的宽度相对应的方向上重叠。
根据另一个例子,底盘结构包括:分隔装置,用于把车辆前部的发动机室与位于所述分隔装置后方的车辆内部分隔开;吸气装置,用于将空气吸入发动机中,所述吸气装置布置成从所述分隔装置朝向车辆的前方;以及联结装置,用于连接所述分隔装置和空气箱,所述联结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吸气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车辆宽度的方向上重叠。
上述底盘结构还可以包括驾驶室前壁板,其把发动机室与车辆的内部分隔开;发动机进气岐管,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室内;以及联结构件,其连接到所述驾驶室前壁板上,并且能连接到空气箱上,所述联结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进气岐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车辆宽度的方向上重叠。
如果使用上述日本No.63-188899号公开专利文献中的底盘前部结构,虽然能控制液压缓冲器向后移动,但却不能控制分开的进气岐管,它还是会向后移动。因而驾驶室前壁板便会受到进气岐管所施加的力,于是就有不能对驾驶室前壁板进行完全控制的危险,结果,它就可能会向车辆内部移动。
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实施例,联结构件在该联结构件与进气岐管水平地重叠的位置上,与驾驶室前壁板和空气箱两者连接,当车辆的前部发生撞击时,就能通过该联结构件把驾驶室前壁板所受到的载荷传递给这个空气箱。驾驶室前壁板相对于上述进气岐管的刚度增大,使得更容易使进气岐管破裂。这样,就控制了驾驶室前壁板,防止它移动到车辆内部去。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凡是相同的标号都表示相同零部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联结构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纵向断面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平面图(包括图4中的A-A断面);
图6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中的进气岐管,其中,图6A是立体图,图6B是图6A中的B断面图;
图7是当车辆的前部发生冲击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纵向断面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纵向断面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平面图(包括图9中的C-C断面);
图11是当车辆的前部发生冲击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盘前部结构的纵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请参阅附图,附图中,底盘前部结构包括驾驶室前壁板3,其把其中安装了发动机18的发动机室1与布置在该驾驶室前壁板后方的车辆内部分隔开。空气箱11位于上述驾驶室前壁板3的上方,而且还水平地向着驾驶室前壁板3的顶部(UP方向)和前方(FR方向)延伸。一根用金属制成的联结构件14连接驾驶室前壁板3和空气箱11。
如图4和图5所示,驾驶室前壁板3有一块上前壁4和一块前壁底板5,而竖直的壁板则安装在发动机室1的后端。前壁底板5有一个前构件6和一个后构件7。用于减少噪音的吸音材料8则布置在前构件6与后构件7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液压滚动罐耳
- 下一篇:一种夜光型自行车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