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1881.2 | 申请日: | 200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泰生;渡边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B60K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
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向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车轴的驱动轴输出动力;
电机,所述电机能够从所述驱动轴输入动力以及能够向所述驱动轴输出动力;
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连接到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轴并连接到所述驱动轴,并且通过电力和机械动力的输入和输出将所述内燃机的输出动力的至少一部分输出到所述驱动轴;
蓄电器单元,所述蓄电器单元能够从所述电机和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输入电力以及将电力输出到所述电机和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
要求驱动力设定组件,所述要求驱动力设定组件设定要输出到所述驱动轴的要求驱动力;
停止-起动要求组件,所述停止-起动要求组件在满足预定运行停止条件的情况下给出所述内燃机的停止要求,以及在满足预定运行起动条件的情况下给出所述内燃机的起动要求;以及
控制组件,在所述停止-起动要求组件给出所述内燃机的停止要求时,在要求驱动力不低于预定参考驱动力的条件下,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内燃机、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和所述电机,以停止所述内燃机的运行并确保向所述驱动轴输出相当于所述要求驱动力的驱动力;
在所述要求驱动力低于所述预定参考驱动力的条件下,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内燃机、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和所述电机,以与所述内燃机的停止要求无关地将所述内燃机保持在运行状态下并确保向所述驱动轴输出相当于所述要求驱动力的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使用的用于与所述要求驱动力相比较的所述参考驱动力被设定得大于规定驱动力,所述规定驱动力基本相当于在所述内燃机的停止时作用于所述驱动轴的扭矩波动的最大振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
车速测量单元,所述车速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车速,
其中,在所测得的车速不低于预定参考车速的条件下,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内燃机、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和所述电机,从而根据所述内燃机的停止要求停止所述内燃机的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
坡度检测单元,所述坡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道路坡度,
其中,在所检测的道路坡度为上坡坡度并且不低于预定参考坡度的条件下,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内燃机、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和所述电机,从而与所述内燃机的停止要求无关地将所述内燃机保持在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
温度测量单元,所述温度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内燃机的温度,
其中,在所测得的内燃机的温度低于预定参考温度的条件下,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内燃机、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和所述电机,从而与所述内燃机的停止要求无关地将所述内燃机保持在运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变速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包括:
三轴式动力输入输出组件,所述三轴式动力输入输出组件连接到三个轴,即,所述内燃机的所述输出轴、所述驱动轴和旋转轴,并基于从所述三个轴之中任意两个轴输入的动力而自动向剩下的一个轴输出动力,并且基于向所述三个轴之中任意两个轴输出的动力而自动从剩下的一个轴输入动力;和
另一个电机,所述另一个电机能够从所述旋转轴输入动力和向所述旋转轴输出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机械动力输入输出机构包括:
双转子电机,所述双转子电机具有与所述内燃机的所述输出轴相连的第一转子和与所述驱动轴相连的第二转子,并通过所述第一双转子相对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而被驱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8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