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和二聚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4404.1 | 申请日: | 2006-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纯;铃木靖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C2/22;C07C11/113;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化用 催化剂 二聚化 方法 | ||
1.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1];
[化1]
上式中,R1~R10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卤素原子、烃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含氧基团、含氮基团、含硼基团、含铝基团、含硫基团、含磷基团、含硅基团、含锗基团或含锡基团,也可以是这些中的2个以上互相连结;但是,R1~R10中至少有一个是甲基以外的基团;M1表示除镧系原子和锕系原子之外的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n表示M1的价数;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烃基、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氮基团、含硼基团、含铝基团、含磷基团、含卤素基团、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团、含锗基团或含锡基团,X表示的基团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X表示的基团也可以相互结合成环;式中的虚线表示配位键。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中,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1]的R1~R10烃基是碳原子数为1~30的烃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中,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1]的M1是元素周期表第4族或第5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中,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1]的R1~R10是碳原子数1~20的烃基,M1是铪原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中包含通式(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1]和化合物[B1],所述化合物[B1]是从有机金属化合物(b1-1)、有机铝氧化合物(b1-2)和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1-3)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6.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含有通式(I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2]和化合物[B2],所述化合物[B2]是从有机金属化合物(b2-1)、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2]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2-3)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化2]
上式中,M1表示除镧系原子和锕系原子之外的元素周期表第3~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n表示M1的价数;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烃基、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氮基团、含硼基团、含铝基团、含磷基团、含卤素基团、杂环化合物残基、含硅基团、含锗基团或含锡基团,X表示的基团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X表示的基团也可以相互结合成环;式中的虚线表示配位键。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中,通式(II)表示的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A2]的M1为铪原子或锆原子。
8.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其中除了包含权利要求1~7中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以外,还包括载体[C]。
9.4-甲基-1-戊烯的制备方法,其为在权利要求1~8记载的丙烯二聚化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烯二聚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4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