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7009.9 | 申请日: | 200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山田亮辅;小林孝司;大谷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54 | 分类号: | F16C33/54;F16C19/30;F16C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本良;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圆柱 滚子 轴承 | ||
1.一种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包括:
壳体,该壳体被制成整体的圆环形状并包括在其圆周方向上多个位置处的多个凹口,每个凹口布置在半径方向上,以及
多个圆柱滚子,该多个圆柱滚子分别被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凹口内,
所述壳体通过弯曲金属板来一体地制造,并且包括:
内直径侧边缘部分,其位于内圆周部分中,并且形成为沿其整个圆周连续的环形,
外直径侧边缘部分,其位于外圆周边缘部分中,并形成为与所述内直径侧边缘部分同心的环形,并且沿其整个圆周连续,
中间板部分,其位于所述外直径侧边缘部分和所述内直径侧边缘部分之间,并且相对于横截面内的直径方向被弯曲,
所述凹口,其相对于圆周方向并且分别在半径方向上间隔地形成在所述中间板部分内,以及
多个柱状部分,其分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邻近的凹口之间,
所述中间板部分包括:
中心平板部分,其形成在位于直径方向上的中间以及轴向更接近一端的部分处,
外直径侧平板部分,其形成在位于邻近外直径侧边缘部分的直径内侧以及轴向更接近另一端的部分处,
内直径侧平板部分,其形成在位于邻近内直径侧边缘部分的直径外侧以及轴向更接近另一端的部分处,
内直径侧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内直径侧平板部分的外圆周边缘和所述中心平板部分的内圆周边缘,以及
外直径侧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中心平板部分的外圆周边缘和所述外直径侧平板部分的内圆周边缘部分,
在每个圆柱滚子的一部分比内直径侧和外直径侧边缘部分这二者的远端边缘和中心平板部分在轴向更远地突出的状态下,壳体向一个轴向端侧的轴向位移通过每个外直径侧锁紧部分和每个内直径侧锁紧部分与每个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的配合来被控制,其中所述每个外直径侧锁紧部分和每个内直径侧锁紧部分设置在外直径侧平板部分和内直径侧平板部分的部分处的每个柱状部分的圆周端边缘上,以及
在每个圆柱滚子的一部分比外直径侧平板部分和内直径侧平板部分在轴向更远地突出的状态下,壳体向另一轴向端的轴向位移通过每个中心锁紧部分和每个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的配合来被控制,其中所述每个中心锁紧部分设置在中心平板部分的一部分处的每个柱状部分的圆周端边缘上,其中
在位于壳体的外直径侧上的其两个轴向端面的至少一个端面上,每个圆柱滚子包括,
中心平面,其在相对于每个圆柱滚子的旋转中心轴线成直角的方向上扩展,以及
倒角部分,其连接中心平面的外圆周边缘与沿其整个圆周的滚动表面,以及
在壳体向一个轴向端侧移动以便外直径侧锁紧部分和内直径侧锁紧部分与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配合的状态下,圆柱滚子的一部分从外直径侧和内直径侧平板部分这二者的外表面突出一个量,所述外直径侧和内直径平板部分构成壳体,使该量小于相对于圆柱滚子的直径方向的倒角部分的尺寸,以及
在壳体向另一轴向端侧移动以便中心锁紧部分与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配合的状态下,圆柱滚子的一部分从外直径侧平板部分的外表面突出一个量,所述外直径侧平板部分构成壳体,使该量和相对于圆柱滚子的直径方向的倒角部分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金属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其中
在壳体向一个轴向端侧移动以便外直径侧锁紧部分和内直径侧锁紧部分与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配合的状态下,使一表面的长度在圆柱滚子的直径的80%内,在该表面之上圆柱滚子的中心平面与凹口的外直径侧圆周边缘部分摩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其中
使圆柱滚子的倒角部分的尺寸中的圆柱滚子的直径方向上的尺寸比其直径方向上的轴向尺寸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项的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其中
在壳体向一个轴向端侧移动以便外直径侧锁紧部分和内直径侧锁紧部分与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配合的状态下,圆柱滚子的一部分从外直径侧和内直径侧平板部分的外表面突出一个量,所述外直径侧和内直径侧平板部分构成壳体;在壳体向另一轴向端侧移动以便中心锁紧部分与圆柱滚子的滚动表面配合的状态下,圆柱滚子的一部分从两个平板部分的外表面突出另一个量;使所述两个量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70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工具机
- 下一篇:在用于催化重整烃类的装置内蒸汽脱烷基化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