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类固醇激素的片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7155.1 | 申请日: | 200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M·克鲁米;A·拉德梅尔;S·格内尔;M·迪特根;K·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拜尔舍林药物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P5/26;A61K31/56;A61P5/30;A61K31/568;A61P5/44;A61P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骏 |
地址: | 德国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类固醇 激素 片剂 | ||
1.用于经粘膜施用类固醇激素的膜状给药体系,含有0.01~50重量%的类固醇激素和50~99.99重量%的载体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选自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淀粉,淀粉衍生物,明胶,明胶衍生物,和它们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是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基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或它们的组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还含有液态助剂,其能够溶解类固醇激素,并在载体材料中形成第二相。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固醇激素在载体材料和/或液态助剂中溶解存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含有2~15重量%,优选3~8重量%,特别优选5重量%的类固醇激素。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的面积为1~10cm2,优选面积为5~8cm2,特别优选面积为7cm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的面重量为50~250g/m2,优选为100~150g/m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的厚度为40~130μm,优选为50~100μm。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是粘膜粘性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在口腔中在小于30分钟的时间内,特别优选在小于15分钟的时间内完全溶解。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固醇激素是雌激素,优选炔雌醇,黄体酮,优选曲螺酮,地诺孕素,孕二烯酮,左旋甲基炔诺酮或醋酸环丙氯地孕酮,雄性激素,优选睾酮,二氢睾酮,7α-甲基-19-去甲睾酮(MENT),MENT-17-乙酸盐,7α-甲基-11β-氟-19-去甲睾酮(eF-MENT),美睾酮,美替诺龙,南诺龙,氧甲氢龙或雄烯二酮,皮质类固醇,优选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21-乙酸盐,甲泼尼龙醋丙酯,强的松龙,地夫可特,地夫可特醇,氟可龙,氟可龙水合物或氟可龙-21-新戊酸酯或者这些类固醇激素的混合物。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固醇激素的log P值为1.0~4.3。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固醇激素是睾酮,7α-甲基-19-去甲睾酮(MENT)或7α-甲基-11β-氟-19-去甲睾酮(eF-MENT)。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还含有至少一种选自矫味剂,色素,渗透增强剂,甜料,填料,软化剂,增溶剂,pH稳定剂,崩解剂的助剂。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中含有的类固醇激素在颊内给药时,以至少25%,优选至少50%的生物利用性释放。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该给药体系中含有的类固醇激素在颊内给药时以70~75%的生物利用率释放。
19.类固醇激素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归因于类固醇激素缺乏的疾病和/或功能障碍。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一种膜状给药体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固醇激素经粘膜施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拜尔舍林药物股份公司,未经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拜尔舍林药物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71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