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饰材料及用于内饰材料的激光束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7281.7 | 申请日: | 2006-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德二;若林一城;伊贺上光隆;增田久;江波户穰;中山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6/04 | 分类号: | B23K26/04;B23K26/00;B23K26/38;B60K37/00;B60R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用于 激光束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包括易碎区域(300)的内饰构件(12),所述易碎区域(300)在容纳于其中的气囊膨胀时能够断裂,所述易碎区域(300)包含有一连串的多个小凹部(202,203),所述易碎区域(300)包括:
基本上平行的第一相对侧(206,208)和与所述第一相对侧(204,208)的两端互连的基本上平行的第二相对侧(210,212),由此形成矩形形状;和中心线(206),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相对侧(204,20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其两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相对侧(210,212)上,
其中,所述第一相对侧(204,208)和所述第二相对侧(210,212)上的主要凹部(202)以给定的间距(P1)间隔开,所述中心线(206)上的主要凹部(202)以比所述给定的间距(P1)小的间距(P2)间隔开,并且
其中,比所述主要凹部(202)浅的辅助凹部(203)设置在所述第二相对侧(210,212)上的主要凹部(202)之间。
2.一种激光束处理方法,用于使用从激光振荡器(20)发射的激光束来处理覆盖在容纳于其中的气囊上的内饰构件(12),以形成能够在所述容纳于其中的气囊膨胀时断裂的线性易碎区域(200,300),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内饰构件(12)和所述激光振荡器(20)通过可编程的移动机构(16)相对移动时,处理所述内饰构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束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其中,测量所述内饰构件(12)的第一表面(12a)的位置,所述第一表面(12a)在所述内饰构件(12)安装在车辆中时用作饰面侧;
第二步骤,其中,基于从所述第一步骤得到的测量结果,调整所述激光束的焦点位置,使其与距离所述第一表面(12a)预定深度的位置对准;和
第三步骤,其中,将所述激光束施加到所述内饰构件(12)的第二表面(12b)上,以形成所述易碎区域(200,300)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表面(12b)在所述内饰构件(12)安装在车辆中时用作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束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内饰构件(12)或者发射所述激光束的所述激光振荡器(20)的位置移动,以改变所述内饰构件(12)和所述激光振荡器(20)之间的相对距离,由此调整所述激光束的焦点(f)。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束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发射所述激光束的所述激光振荡器(20)的光学系统移动,以调整所述激光束的焦点(f)。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束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易碎区域(300)包含有一连串的多个小凹部(202,203),所述易碎区域(300)包括:基本上平行的第一相对侧(204,208)和与所述第一相对侧(204,208)的两端互连的基本上平行的第二相对侧(210,212),由此形成矩形形状;和中心线(206),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相对侧(204,20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其两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相对侧(210,212)上,所述激光束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以具有第一循环周期(T1)和第一脉冲持续时间(W1)的脉冲的形式施加激光束,由此形成所述第一相对侧(204,208);
以具有所述第一脉冲持续时间(W1)和比所述第一循环周期(T1)短的第二循环周期(T2)的脉冲的形式施加激光束,由此形成所述中心线(206);和
以具有所述第一脉冲持续时间(W1)和比所述第一脉冲持续时间(W1)短的第二脉冲持续时间(W2)的交替脉冲的形式施加激光束,由此形成所述第二相对侧(210,2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激光束的焦点(f)定位在操作预备点(Qn)处,所述操作预备点(Qn)在与所述内饰构件被处理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初始的处理起始点(Bn)隔开,其中,在所述处理起始点(Bn)处能够形成所述易碎区域(200,300)的至少一部分;
使所述焦点(f)朝向所述处理起始点(Bn)移动,以使其移动速度稳定;以及
在所述焦点(f)到达所述处理起始点(Bn)之后,从所述激光振荡器(20)发射激光束,以开始处理所述易碎区域(20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72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化高分子磁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酸性染料成品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