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碰撞所产生并指向机动车门的能量输入的情况下保护机动车内乘客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7288.9 | 申请日: | 200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T·梅尔斯;B·塞佩尔;E·齐默尔曼;B·谢尔霍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雷奇亚内室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德国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产生 指向 机动 车门 能量 输入 情况 保护 机动车 乘客 装置 | ||
1.一种用于在由碰撞所产生的且横向地指向机动车门的能量输入的情况下保护机动车内的乘客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牢固地连接到机动车门上,而第二部分牢固地连接到机动车底盘的能量吸收区域中,以及这两个部分通过至少一个共同的结合区域能够产生相互作用效果连接,从而有选择地使沿着横向作用在机动车底盘上的能量输入中的至少一部分偏转,
其中,第一和/或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设置有换能材料,该换能材料由于能量施加而承受机械变化,尤其在形状变化的形式时承受机械变化,借助这种形状变化,所述两个部分产生接触和/或互锁,及连接结构的第二部分被固定在直接包围机动车门的机动车底盘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门被关闭时,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设置成直接与第二部分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结构设置在机动车的下面不连续区域中的一个和包围机动车门的机动车底盘上:
沿着A柱在下部、中部或者上部区域内;
沿着B柱在下部、中部或者上部区域内;
沿着底部门槛在前部、中部或者后部区域内;及
沿着顶部边缘在前部或者后部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门至少在连接结构的区域内设置有机动车门稳定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门稳定元件是加强机动车门外侧和/或内侧的平面元件或者机动车门内的棒形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被连接到稳定元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稳定元件至少部分地由换能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结合轮廓,这些结合轮廓被设计成在结合区域内相互符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这样的方式设计这两个部分的相符的结合轮廓,即第一部分在结合区域内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二部分,或者部分地穿过第二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的这两个部分借助关闭机动车门能够在结合区域内产生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产生接触的这两个部分可互锁并且可以开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换能材料由下面材料种类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压电陶瓷、压电聚合体、电致伸缩的陶瓷、电流变的流体、聚合物凝胶、磁流变的流体、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部分或者第一和/或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换能材料形成,直接在指向机动车门的碰撞能量输入之前和在该碰撞能量输入期间,该换能材料以这样的方式承受形状变化,以致这两个部分产生了可分开的固定效果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中或机动车上设置接近传感器系统,该系统探测不可避免的碰撞情况并且产生信号,借助该信号,换能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致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式的机械变化导致这样的结果,即它影响换能材料的振动和/或缓冲性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换能材料的能量供给不依赖于碰撞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雷奇亚内室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福雷奇亚内室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72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硅橡胶表面的高耐磨PU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