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区气囊帘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1055.6 | 申请日: | 200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R·凯沙瓦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利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捷;彭益群 |
地址: | 美国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本申请人于2005年1月21日提交的共同未决申请第11/040,383号的部分继续申请。该较早提交的申请的内容在此整体引入作为参考文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车辆气囊,尤其是用于在侧面冲击和/或翻车事件过程中沿车辆的较长内侧部分展开的气囊帘体,其中在部分帘体无法工作和/或为部分帘体充气的充气机脱离时该帘体仍能工作。
背景技术
沿车辆侧面放置在乘客和车窗或门洞之间的可充气约束帘体形式的气囊安全约束系统在冲击事件中避免乘客损伤的作用已经为人所共知。一般在发生冲击时,从充气机释放的反应气体的压力使这种气囊迅速膨胀。通常当从冲击探测传感器发出的冲击信号引发充气机中的气体发生剂发生化学反应时,会发生这种气体生成。然后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被输送至气囊。可充气约束帘体一般会从存储位置沿车顶纵梁向下展开,以便至少部分遮盖车辆侧面的车窗和/或门洞。因此,展开的帘体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缓冲约束作用并防止乘客从车辆中被弹出。由于翻车冲击事件的持续时间较长,期间车辆可能翻滚几次,因此需要帘体式气囊将一定的膨胀张力维持较长的时间,以便保持一定程度的头部保护和屏障约束作用,直至整个事件结束。优选,这种帘体式约束垫体维持大约6秒或更长时间的膨胀。
通过将织物片缝纫在一起形成的气囊垫一般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膨胀状态。采用大量防透气涂料能够改善性能。但向织物层上涂布足够重量的涂料会引起实际重量的增加和体积增大,从而增加成本和使存储更困难。由于在缝纫气囊中气体的释放主要发生在线缝处,已经使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提花织机上将气囊编织为一片式结构,然后涂布上相对重的防透气涂料层,以覆盖包括线缝中的机织织物在内的整个结构。尽管提花编织已经提供了满足所需性能要求的气囊结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相对昂贵,很难实施。而且,即使在线缝中具有机织织物,需要保持较长时间膨胀的气囊如帘体式气囊,仍然需要相对高的涂料重量。
在大容量缝制气囊帘体中保持由张力引起的压力已经称为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帘体用于长度较长的车辆如运动型多功能车、货车和类似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式提供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和/或可选方案:提供一种气囊帘体,在该帘体结构中包括至少一对不连续的充气区,这些充气区由共用或分立的充气机充气,这样在一个充气区和/或充气机不起作用或脱离时,至少一个另外的充气区仍然工作。本发明的构思可用于长度较长和长度较短的车辆的帘体结构。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囊帘体,其具有在帘体上缘附近延伸并与第一充气机流体连通的可充气气体输送垫。气体输送垫与帘体内的第一组充气室流体连通。该帘体还包括设置在下缘附近的可充气张紧室(tensioning cell)。张紧室与第二充气机流体连通。任选地,至少部分帘体可以由多块材料片通过缝制线缝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在缝制线缝内部可以设置具有规定特征的密封胶,以便在气囊膨胀过程中当线缝处于拉伸状态时长时间防止漏气。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囊帘体,其具有在帘体上缘附近延伸并与第一充气机流体连通的可充气气体输送垫。气体输送垫与帘体内的第一组充气室流体连通。该帘体还包括设置在下缘附近的可充气张紧室。张紧室与第二充气机以及帘体内的第二组充气室流体连通。任选地,至少部分帘体可以由多块材料片通过缝制线缝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在缝制线缝内部可设置具有规定特征的密封胶,以便在气囊膨胀过程中当线缝处于拉伸状态时长时间防止漏气。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囊帘体,其具有在帘体上缘附近延伸并与第一充气机流体连通的可充气气体输送垫。气体输送垫与帘体内的第一组充气室流体连通。该帘体还包括设置在下缘附近的可充气张紧室。张紧室通过止回阀与气体输送垫流体连通,这样当预定条件发生时,气体可以从充气机转移至气体输送垫和下缘张紧室中,而止回阀防止气流的回流。任选地,至少部分帘体可以由多块材料片通过缝制线缝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在缝制线缝内部可以设置具有规定特征的密封胶,从而在气囊膨胀过程中当线缝处于拉伸状态时长时间防止漏气。
根据一个可能优选的特征,气囊帘体内部的缝制线缝被包绕至少部分缝线的低模量、高伸长率的聚合物密封胶密封在邻接层之间的内部。由于密封胶的低模量和高伸长率特性,从密封胶层内部撕开会使其在张力作用下以内聚的方式失效,同时仍然与织物粘合,从而在线缝承受张力时保持不透气状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利肯公司,未经美利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1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