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利用该化合物的放射性卤素标记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7927.X | 申请日: | 200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外山正人;黑崎文枝;林明希男;伊藤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48 | 分类号: | C07D209/48;A61K51/00;C07D207/4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有机化合物 利用 化合物 放射性 卤素 标记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作为前体有效地用于制造放射性卤素标记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及使用了该化合物的放射性卤素标记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在以正电子发射层析术(以下称为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术(以下称为SPECT)为代表的核医学检验中,对于诊断以心脏疾病和癌症为代表的各种疾病是有效的。这些方法包括给药用特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剂(以下称为“放射性药品”),检测从该药剂直接或间接释放出的γ射线的方法。核医学检验不仅具有对疾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高的优良性质,而且具有可以获得有关病变部位功能的信息的其它检测方法所不具有的特征。
例如,作为PET检查中使用的放射性药品之一的[18F]2-氟-2-脱氧-D-葡萄糖(以下称为“18F-FDG”),具有聚集在糖代谢旺盛的部位的性质,因此可以特异地检测糖代谢旺盛的肿瘤。
核医学检验是通过追踪给药的放射性药品分布而进行的方法,因此所得的信息随着放射性药品的性质而改变。因而,开发了以各种疾病为对象的放射性药品,其中一部分正在进行临床应用。例如,开发了各种肿瘤诊断剂、血流诊断剂、受体定位剂等。
近年来,作为新型放射性药品设计了以[18F]-1-氨基-3-氟环丁烷羧酸(以下称为[18F]-FACBC)为代表的经放射性卤素标记的一系列氨基酸化合物,进行了应用于临床的研究(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18F]-FACBC由于具有特异性进入氨基酸载体的性质,因而认为其作为增殖能力高的肿瘤的诊断剂是有效的。
专利文献1:特表2000-50044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
Jonathan McConathy et al,“Improved synthesis of anti-[18F]FACBC:improved preparation of labeling precursor and automated radiosynthesis.”,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Netherlands),2003,58,p.657-66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18F]-FACBC为代表的放射性卤素标记1-氨基-3-卤代环丁烷羧酸从结构上看存在反式(anti)体和顺式(syn)体2种立体异构体。在上述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制造反式体的方法,但并未公开选择性制造顺式体的方法。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选择性制造以顺式-[18F]-FACBC为代表的防射性卤素标记的顺式-1-氨基-3-卤代环丁烷羧酸的标记前体化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前体化合物的放射性卤素标记顺式-1-氨基-3-卤代环丁烷羧酸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以环状酰亚胺基为氨基保护基的标记前体,可以选择性制造放射性卤素标记顺式-1-氨基-3-卤代环丁烷羧酸,进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下述式(1)所示的有机化合物,
(式中,R1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烷基或芳香族取代基,R2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卤代烷基磺酸取代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烷基磺酸取代基或芳香族磺酸取代基,R3为环状酰亚胺取代基)。
另外,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放射性卤素标记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下述通式(1)所示的标记前体化合物的3位碳原子上引入放射性卤素原子,获得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对所得化合物进行脱保护获得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步骤。
(式中,R1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烷基或芳香族取代基,R2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卤代烷基磺酸取代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烷基磺酸取代基或芳香族磺酸取代基,R3为环状酰亚胺取代基),
(式中,X为放射性卤素取代基,R1为直链或支链的碳数1~10的烷基或芳香族取代基,R3为环状酰亚胺取代基),
(式中,X为放射性卤素取代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79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