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致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9241.4 | 申请日: | 200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寺町彰博;道冈英一;浅生利之;堀池一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TH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H02K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致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致动器,涉及以电动马达为驱动源被驱动而能够取代以往使用的液压缸来使用的新的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实现射出成形机的射出装置或建筑机械的连杆机构等机械装置的伸缩动作的致动器,一般使用液压缸。该液压缸中,通过令作为压力油供给源的可变泵的容量变化而令压力油的压力和流量变化,可令输出最大化并同时实现较广的速度范围和推力范围。
这样地被驱动的液压缸,包括进行伸缩动作的液压缸主体、和对该液压缸主体进行压力油的供给的液压发生装置。液压缸主体,通过接受从由液压泵或切换阀等构成的液压发生装置供给的压力油而进行伸缩动作。目前为止,构成液压缸的液压缸主体与液压发生装置,提出有液压缸主体与液压发生装置分离配置并且通过液压配管在二者之间进行压力油的供给/排出的方式,和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一体构成液压缸主体与液压发生装置的方式。
专利文献1:实开昭63-164603号公报
如上所述,液压缸,由于除液压缸主体外还需要另外的比较大的液压发生装置,所以存在导入时的制造成本和维持/管理成本增高的问题。此外,液压缸,输出大且可以实现较大的速度范围和推力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在行程内难以进行精细的停止位置控制,所以在要求较高控制性的机械装置中无法使用。进而,还存在产生废油等的环境问题。因此,由于液压缸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期望替换为控制容易且清洁的电动致动器。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无法实现下述电动致动器,即能够收纳在与液压缸主体相同程度的设置空间内,并且可实现与液压缸相同的高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现有的液压缸的电动致动器,可收纳在与液压缸主体相同程度的设置空间内,并且可实现与液压缸相同的高输出。
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具有:电动马达,具有输出轴;螺纹轴,与上述输出轴连接而自如旋转,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槽;螺母部件,在内周面上具有与上述螺纹槽对应的螺母槽,通过与上述螺纹轴螺纹结合而随着上述螺纹轴的旋转运动在轴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筒形部件,以包围上述螺纹轴以及上述螺母部件的方式设置;缸杆,在上述螺母部件的与上述电动马达侧相反的一端侧连续设置,具有在内部能够收纳上述螺纹轴的空洞,随着上述螺母部件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上述筒形部件进退自如,上述筒形部件在内周面上具有至少一条的引导部,上述螺母部件具有与上述引导部对应而形成在外周面上的负荷引导部,由此上述筒形部件引导上述螺母部件的轴方向的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其他的电动致动器,具有:电动马达,具有输出轴;螺纹轴,与上述输出轴连接而自如旋转,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螺纹槽;螺母部件,在内周面上具有与上述螺纹槽对应的螺母槽,通过与上述螺纹轴螺纹结合而随着上述螺纹轴的旋转运动在轴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筒形部件,以包围上述螺纹轴以及上述螺母部件的方式设置;缸杆,在上述螺母部件的与上述电动马达侧相反的一端侧连续设置,具有在内部能够收纳上述螺纹轴的空洞,随着上述螺母部件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上述筒形部件进退自如,上述筒形部件在内周面上具有至少一条的滚动体滚行槽,上述螺母部件具有:负荷滚行槽,与上述滚动体滚行槽对应而形成在外周面上;无负荷滚行路径,形成在与上述负荷滚行槽平行的方向上;一对返回路径,分别连接由上述滚动体滚行槽和上述负荷滚行槽形成的负荷滚行路径的两个端部与上述无负荷滚行路径的两个端部;多个滚动体,滚动自如地设置在由上述负荷滚行路径、上述无负荷滚行路径以及上述一对的返回路径形成的无限循环路径上,由此上述筒形部件引导上述螺母部件的轴方向的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螺纹轴所具有的上述螺纹槽与上述螺母部件所具有的上述螺母槽可经由多个滚动体而螺纹结合。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螺母部件,可具有用于令滚动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螺纹槽和上述螺母槽之间的上述多个滚动体无限循环的循环机构。
进而,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螺母部件和上述缸杆可一体成形。
进而,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筒形部件优选形成为大致圆筒形。
进而,在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筒形部件可由无接缝圆筒管构成。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筒形部件中,上述滚动体滚行槽附近由钢铁材料形成,其他的部分可由铝合金或者树脂形成。
进而,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中,上述缸杆可经由设置在上述筒形部件上的滑动轴承而进退自如地被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HK株式会社,未经TH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