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氨甲基噻唑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9841.0 | 申请日: | 200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一幸;高野尚之;世古信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77/28 | 分类号: | C07D277/28;A61K31/42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冬;李连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甲基 噻唑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噻唑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背景
式(3)表示的噻唑化合物:
可用作药品和农用化学品的中间体(参见例如,JP 7-14916 B),其中X1表示氢原子或者卤素原子,其代表化合物是2-氯-5-(氨甲基)噻唑。为了生产该化合物,已知有几种方法。例如,(a)一种方法,其中式(1)表示的化合物:
与六亚甲基四胺反应,然后进行水解(参见例如,JP 4-234864 A和JP 4-21674 A),其中X1如上面所述,且X2表示卤素原子,(b)一种方法,其中上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酞酰亚胺钾反应,然后进行肼降解(参见例如,JP 4-234864 A),(c)一种方法,其中上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甲酰胺反应,然后进行水解(参见例如,JP 5-286936 A),以及(d)一种方法,其中上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氨反应(参见例如,JP4-234864 A和JP 2000-143648 A)。
在所有上述方法(a)至(c)中,式(3)表示的目标噻唑化合物的产率低,且这些方法不能满足工业需求。虽然方法(d)优于方法(a)至(c),即采用了更便宜的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因为形成了大量作为副产物的式(4)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X1如上面所述,即使每摩尔式(1)表示的化合物相应的氨用量为20摩尔或更多,也是如此,并且式(3)表示的目标噻唑化合物的产率因此较低。
发明概述
在上述情况下,本发明人深入进行了研究,开发了生产式(3)表示的噻唑化合物的工业上有利的方法,使用便宜的氨,并抑制作为副产物的式(4)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生产式(3)表示的目标噻唑化合物,同时抑制作为副产物的式(4)表示的化合物形成,即,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氨和甲醛(同样便宜且容易获得)反应以获得式(2)表示的六氢三嗪化合物:
其中X1如上面所述,然后将所得式(2)表示的化合物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生产式(3)表示的噻唑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X1表示氢原子或者卤素原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
与氨和甲醛反应,其中X1如上所述,且X2表示卤素原子,以获得式(2)表示的六氢三嗪化合物:
其中X1如上所述,然后使所得式(2)表示的六氢三嗪化合物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等。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首先说明以下步骤,将式(1)表示的化合物:
与氨和甲醛反应,其中X1表示氢原子或者卤素原子,且X2表示卤素原子(以下简写为化合物(1)),以得到式(2)表示的六氢三嗪化合物:
其中X1如上所述(以下简写为六氢三嗪化合物(2))。
在化合物(1)的结构式中,X1表示氢原子或者卤素原子,且X2表示卤素原子。卤素原子的例子包括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化合物(1)的例子包括5-(氯甲基)噻唑、2-氯-5-(氯甲基)噻唑、2-氯-5-(溴甲基)噻唑、2-溴-5-(溴甲基)噻唑、2-氯-5-(碘甲基)噻唑、2-溴-5-(碘甲基)噻唑、2-碘-5-(碘甲基)噻唑等。
可以按照例如JP 4-234864 A中所述的已知方法生产化合物(1)。
化合物(1)的形式可以是游离化合物或者酸加成盐。酸加成盐中酸的例子包括无机酸(例如氢氯酸、氢溴酸、硫酸、高氯酸等)和有机酸(例如醋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对甲苯磺酸等)。
作为氨,可以使用氨气或者液态氨。或者,可以使用氨水。此外,可以使用氨溶于有机溶剂(可溶解氨,例如甲醇)中的溶液。从易操作和产率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
每摩尔化合物(1)相应的氨用量通常可以是1至30摩尔、优选2至15摩尔,更优选2至10摩尔。在酸加成盐用作化合物(1)时,通过考虑酸加成盐中的酸,可以确定氨的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