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化抗Aβ抗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1639.1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兰加纳坦·戈达瓦蒂;蒂莫西·伊斯克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兰制药国际有限公司;惠氏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A61K39/39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青;樊卫民 |
地址: | 爱尔兰韦*** | 国省代码: | 爱尔兰;I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化 抗体 方法 | ||
相关申请案
本申请要求2005年6月17日提交的序号为60/691821的美国临 时专利申请“纯化含Fc区蛋白的方法(METHODS OF PURIFYING Fc REGION CONTAINING PROTEINS)”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 入本文。
发明背景
阿耳茨海默氏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在于淀 粉样蛋白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大量丢失的出现。老年斑的主 要组分β淀粉样蛋白(也称为Aβ肽)与阿耳茨海默氏病的发病机理有 关(Selkoe(1989)Cell 58:611-612;Hardy(1997)Trends Neurosci. 20:154-159)。已显示β淀粉样蛋白不但对培养的神经元有直接毒性 (Lorenzo and Yankner(1996)Ann.NY Acad.Sci.777:89-95),而且还 通过各种介质而具有间接毒性(Koh et al.(1990)Brain Research 533:315-320;Mattson et al.(1992)J.Neurosciences 12:376-389)。另外, 体内模型,包括PDAPP小鼠和大鼠模型表明,β淀粉样蛋白与学习能 力缺失,认知功能改变及海马长时程增强的抑制有关(Chen et al.(2000) Nature 408:975-985;Walsh et al.(2002)Nature 416:535-539)。因此,有 很多兴趣都集中在改变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可能降低严重度甚至消 灭该疾病本身的疗法上。
近来因在PDAPP小鼠和大鼠实验模型中的成功研究而出现的一 种AD治疗策略在是个体被动免疫,以提供免疫球蛋白,如β淀粉样蛋 白的特异性抗体的策略(参见,例如,Bard et al.(2000)Nat.Med. 6:916-919和Bard et al.(2003)Proc.Natl.Acad.Sci.USA 100:2023-2028)。最近还显示,被动免疫引起的Abeta保护抵抗拮抗 阿耳茨海默氏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突触退变的进行性丢失。(Buttini et al. (2005)J.Neurosci.25:9096-101)。
重组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得事实上针对任何靶点,例如,癌细胞, 细菌和病毒的抗体的产生成为可能。通常地,抗体用已被改造成表达 高水平的所述抗体的细胞系产生。随后,改造细胞系在包括糖,氨基 酸和生长因子及各种蛋白,包括例如,血清蛋白的复杂混合物的培养 物中生长。然而,从细胞副产物和培养物组分中分离完全抗体至足以 用于研究或用作治疗剂的纯度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果准备将抗体用 作药物向人类给药,则抗体分子的纯化尤为关键。
传统抗体纯化方案(或系列)通常包括色谱步骤,所述色谱步骤 利用了与多种杂质的结合或截留相比,抗体分子优先结合或被色谱柱 的固相(或官能化固相)截留的能力。已建议或执行的纯化抗体的方 案为:首先将含有CH2/CH3区的蛋白结合在固相上所固定的A蛋白上, 然后通过用疏水电解质溶剂洗涤所述固相,除去固相上所结合的杂质, 接着从所述固相上回收所述含有CH2/CH3区的蛋白。然而,这些方案 的限制在于用来优先结合含有CH2/CH3区的蛋白的条件同样支持杂质 (例如,具有不完全CH2/CH3区的抗体)的结合。在人用治疗剂的开 发过程中,这些杂质是非常不希望有的。
因此,存在着改进对具有恒定区的蛋白或多肽,尤其是在细胞培 养中产生的含Fc区蛋白(例如,抗体)的纯化方法的需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纯化Aβ结合蛋白,尤其Aβ结合抗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合为向人类给药而开发的蛋白(例如,抗体)的 纯化。尤其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恒定区蛋白,尤其是在细胞培 养中产生的具有Fc区蛋白(例如,抗体)的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兰制药国际有限公司;惠氏公司,未经艾兰制药国际有限公司;惠氏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1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扶正器
- 下一篇:光拾波器及光学信息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