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立缠绕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6946.9 | 申请日: | 200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线圈 | ||
1.一种扁立缠绕线圈,是将剖面形状为一对第一以及第二长边和一对第一以及第二短边所勾画出的异形状的异形导线,一边以所述第一短边作为弯曲支点进行弯曲加工一边层叠为多层状而得到的俯视为矩形的扁立缠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弯曲加工前的弯曲加工前状态下纵剖面观察,所述一对长边具有:从所述第二短边的两端部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直线区域、和在该一对直线区域与所述第一短边之间延伸的一对斜线区域;
所述一对斜线区域,在所述弯曲加工前状态下纵剖面观察,随着接近所述第一短边而相互靠近。
2.一种扁立缠绕线圈,是将剖面形状为一对第一以及第二长边和一对第一以及第二短边所勾画出的异形状的异形导线,一边以所述第一短边作为弯曲支点进行弯曲加工一边层叠为多层状而得到的俯视为矩形的扁立缠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弯曲加工前的弯曲加工前状态下纵剖面观察,所述一对长边具有:在所述第二短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短边之间延伸的一对斜线区域;
所述一对斜线区域,在所述弯曲加工前状态下纵剖面观察,随着接近所述第一短边而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立缠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曲加工前状态下纵剖面观察,在所述第一短边上,形成有在两端部之间的中间区域向外侧开口的凹部。
4.一种扁立缠绕线圈,是将剖面形状为一对第一以及第二长边和一对第一以及第二短边所勾画出的异形状的异形导线,一边以所述第一短边作为弯曲支点进行弯曲加工一边层叠为多层状而得到的俯视为矩形的扁立缠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弯曲加工前的弯曲加工前状态下纵剖面观察,所述一对长边具有:从所述第二短边的两端部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一直线区域、和在该一对第一直线区域与所述第一短边之间延伸的一对第二直线区域;
所述一对第二直线区域,相比所述一对第一直线区域更相互靠近。
5.一种扁立缠绕线圈,是将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宽度方向面和第一以及第二厚度方向面的狭长的异形导线,一边以所述第一厚度方向面的长度方向上的规定位置作为弯曲支点进行弯曲加工一边层叠为多层状而得到的俯视为矩形的扁立缠绕线圈,其中,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宽度方向面在厚度方向上相互间隔T、且沿着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厚度方向面在宽度方向上间隔比T长的W、且沿着厚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该线圈的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弯曲加工前的弯曲加工前状态下,在所述异形导线上,在长度方向的相当于所述弯曲支点的位置上,设有分别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宽度方向面到所述第一厚度方向面的一对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立缠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凹部,为所述弯曲支点的位置凹陷得最深这样的球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扁立缠绕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加工由配置在所述弯曲支点的销部件进行,所述销部件具有:在进行所述弯曲加工时限制所述异形导线向厚度方向的一侧鼓出的第一限制突缘、和限制向另一侧鼓出的第二限制突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确有限公司,未经新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69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防水哑面PP合成纸
- 下一篇:高载药量制剂和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