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添加用金属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7875.4 | 申请日: | 200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宫田康行;福本雅弘;藤尾则子;静延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L1/03 | 分类号: | A23L1/03;C07C53/126;C07C5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添加 金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作为食品用添加剂的金属皂,尤其涉及对食品的影响小的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皂在工业上可以通过使脂肪酸与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直接反应的直接法制备,也可以通过在水溶液状态下向脂肪酸中添加碱性化合物,并反应成脂肪酸的碱性化合物盐,再使脂肪酸的碱性化合物盐与金属盐反应的复分解法制备。
直接法是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将脂肪酸和金属化合物保持在生成的金属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将反应生成的水蒸发到体系外,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得到金属皂的方法。
该直接法存在反应费时间、金属皂由于热老化而发生着色、游离脂肪酸或未反应的金属化合物的含量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公开了在加热式混炼型反应器内将脂肪酸熔融,缓缓添加具有结晶水或吸附水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在目的产物金属皂的熔点附近的温度下将生成的水除去,同时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反应的金属皂的制备方法(参考专利文献1)。
但是,即使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在实施例2中氢氧化钙相对于脂肪酸的添加量为0.55摩尔(相对于脂肪酸的1.1倍当量)时,未反应的金属化合物的含量仍然令人担忧,该方法制备的金属皂作为食品添加用金属皂使用时存在问题。
另外,复分解法具有游离脂肪酸少、颗粒小容易分散、能将混入的不同种金属控制在较低水平等的优点。
但是,这些优点通常依靠使用大量的水来结束反应,并通过过量地加入容易通过精制而除去的原料以提高金属皂的纯度的方法来制备金属皂。
即,在得到脂肪酸的碱性化合物盐的中和工序中,相对于脂肪酸的当量,使过量的碱性化合物进行反应。
此外,在复分解法中,作为颗粒大的金属皂的制备方法,已经公开了将作为预先目的的脂肪酸金属皂分散到脂肪酸碱金属盐或脂肪酸铵盐的水溶液中,通过结晶成长而进行大粒径化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2)。
在以大粒径化为目的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复分解法中公开了,从实施例1-3换算时,相对于脂肪酸,使平均为1.08倍摩尔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经过脂肪酸钠盐,再与氯化钙反应得到金属皂的方法。由此,在以往,使相对于脂肪酸当量过量的碱性化合物进行反应。
另外,在欧美,金属皂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高将粉末压缩而成形的食品的成形性、或提高由面粉、香辛料等的粉体制成的食品的流动性、防止焙烤食品的老化等为目的,广泛用于食品中。
以前在日本不允许使用脂肪酸钙以及脂肪酸镁,但是分别从2004年12月、2004年1月开始允许使用,并开始进行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但是,从重视提高金属皂的纯度以来,在现有的金属皂中,直接法会残留过量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而复分解法中使用了过量的碱性化合物,因而,在与水分接触之后,显示pH值为9-11的碱性。
因此,在用作食品添加剂时,担心在将含色素等的食品进行长期保存时会引起变色的问题。
此外,在直接法中,即使使脂肪酸过量进行反应,由于反应效率低下,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无法完全消耗而残留下来,从而无法解决上述表现出碱性的问题。
如上所述,还没有公开在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时,对食品的影响小的金属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平4-66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公昭62-41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皂及其制备方法,该金属皂可以作为用于改善流动性、防止结块、降低吸湿性、改善口感等的目的的食品用添加剂,且对食品的影响小。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在脂肪酸过量的特定范围内的摩尔比下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的碱性化合物盐与钙盐或镁盐进行反应的复分解法,能得到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的金属皂,该金属皂适合作为对食品影响小的食品添加剂,还发现该金属皂具有分散到水中时pH值不显示为碱性的特点,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一种食品添加用金属皂,该金属皂为通过复分解法得到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脂肪酸钙或脂肪酸镁,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皂的2质量%水分散液的pH值为大于等于6小于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油株式会社,未经日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7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镜片和塑料镜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板的加密解密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