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帽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9806.7 | 申请日: | 200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瓦勒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克·瓦勒贝格 |
主分类号: | A42B3/32 | 分类号: | A42B3/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安全帽,包括:一个帽壳,它在使用时除脸面区外至少部分地包围佩戴者头部;一个下颏箍圈,它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上的护目镜,用于覆盖帽壳与下颏箍圈之间的视界开孔,其中,下颏箍圈具有两个彼此可相对运动的部分。
背景技术
尤其是在摩托车发生事故时,这种安全帽可减轻或防止安全帽佩戴者头颅区受伤。在这方面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EP0433182中介绍了一种有两个可彼此相对运动的下颏箍圈部分的安全帽,它们可移动地装在帽壳上。在这种安全帽中,当朝安全帽内部的方向单纯移动下颏箍圈时可以对下方打开安全帽,但开的口不太大。此外,既不能在下颏箍圈部分的打开位置也不能在其关闭位置实现预紧。而且这种安全帽制造技术复杂,也没有让两个下颏箍圈部分之间铰链连接。其结果是,下颏箍圈部分各自的运动过程不能实现同步化。
此外还已知这样一些安全帽,它们在脸面区是敞开的(所谓“半盔”(Jet-Helme))。这种安全帽尽管有提供新鲜空气的优点,但是这在下雨和天气寒冷时则成为缺点。此外,在发生事故时对脸面和下颏部分的保护不够充分。
尤其是在两轮运动车领域中使用越野赛安全帽,它们同样有比较大的视孔,以保证在耗费大体力时重要的空气供给。但与半盔(Jet-Helme)不同,这些安全帽具有稳定的下颏箍圈,以便在时常发生倾翻时提供足够的保护。
所谓的翻转式或体系式安全帽(Klapp-bzw.Systemhelme)具有整体式大块的下颏箍圈,在此下颏箍圈上大多还成形有护目镜。下颏箍圈可以通过一个基本上水平的回转轴向上翻转,从而使戴上和脱下更加方便。此类型的安全帽虽然因为安全帽装有可翻转的下颏箍圈而便于戴到安全帽内,但由于下颏箍圈只是水平地向下回转,所以它在下颏区内不能提供附加的配合准确度。还有,这种类型的安全帽不能带着眼镜戴上或脱下。
按另一种设计方案,采用这样的帽壳,在使用时它除脸面区之外几乎完全包围佩戴者的头部;一个下颏箍圈,它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上的护目镜,用于覆盖帽壳与下颏箍圈之间的视界开孔。在佩戴者头部的固定借助下颏带实现,当戴上安全帽后将该下颏带扣紧在佩戴者的下颏区内。这种类型的安全帽(所谓“整盔”(Integralhelme))被广泛应用,但它们的缺点是戴上和脱下不实用。尤其是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帽难以摘脱,有时,例如在颈部受伤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出现危险的状况。
此外,所有上述类型的安全帽都有这样的缺点,即,尽管总是可以提供不同尺寸的安全帽,以便针对不同的头部尺寸选择相应的最佳适配型号,然而实际证明,以此方式只能有条件地达到安全帽的最佳配合。消费者实际上往往面临着在一个尽管提供了好的配合但难以穿戴和脱下的安全帽,或一个易于戴上和脱下但只有不良配合的安全帽之间进行选择。此外,在此类安全帽中,为了将安全帽固定在佩戴者的头上大多需要下颏带,它尤其在颌部和颈部提供的原本就已经是不充分的固定,因此当安全帽配合不佳时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所述的缺点尤其是在高速时使人能明显感觉到,在那时作用有附加的风压力并且安全帽会向上飘移。此外,由于在安全帽与颈前部区之间没有闭合遮挡,在安全帽下方进入的气流就影响到行驶舒适性,因为它们会引起令人不舒服的风噪音和使人感到寒冷。
下颏带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们有时难以操作,尤其在戴手套的情况下。它们也很难能用单手进行操作。此外,为下颏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锁扣系统,它们的操作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有时会造成困难。实际中确实表明,例如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救护人员往往难以解开下颏带的锁扣系统而损失了宝贵的救助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安全帽,它能方便地戴上和脱下,以及,尤其是在颌部和颈部提供更好的固定。由此应首先避免例如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安全帽经头后部滑脱。按照针对本发明领域常用的表达方式,这也称为“脱掉特性(Abstreifverhalten)”,因此在按本发明的安全帽中这一特性应能得到改善。此外,本发明还应能实现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特性,以及能更好地防风、防污染和防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克·瓦勒贝格,未经马克·瓦勒贝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9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