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4053.9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岚修;田畑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39/10 | 分类号: | F02B39/10;F02B37/10;F02B37/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增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且特别涉及包括配备有电机 的增压器的系统,该电机能够辅助增压器的旋转轴旋转。
背景技术
已公布日本专利No.2782711公开了配备有增压器的内燃机,该增 压器具有把引入到气缸内的进气的压力升高以增加输出的动力的功 能。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内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构成增压器的 旋转轴。
在该日本专利No.2782711中公开的内燃机内,计算出对应于加速 器位置的进气管压力(增压压力)和由设置在进气通道内的进气管压力 (增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进气管压力(增压压力)之差,且如果确 定该差大于预定值则启动电机以将增压器的旋转轴的转速增加到希望 的转速。
发明内容
当基于进气管压力控制目标增压压力时,通常实行使进气管压力 数据的波动平滑的处理,以便消除进气管压力的波动的影响,且因此 降低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的过渡响应。
在柴油发动机中,常规地基于由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值控 制供给到气缸中的燃油量。另一方面,在汽油发动机中,基于由空气 流量计测量到的值控制供给到气缸中的燃油量。因此,与柴油发动机 不同,汽油发动机不设有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因此,如果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设置在汽油发动机内,则将出现 如下的缺点。即,在基于进气管压力进行目标增压控制的情况下,需 要设置在常规的汽油发动机中不设置的进气管压力传感器。这导致成 本的增加。另外,在如柴油发动机的情况那样仅设置进气管压力传感 器、且基于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值控制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以 及供给到气缸中的燃油量的情况下,需要与不具有配备有电机的增压 器的发动机内的控制逻辑不同的控制逻辑。这导致了与开发相关的成 本的增加。
已经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极好 地控制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的技术。
为实现以上的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 统,包括: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所 述内燃机的排气的能量进行增压,其中所述增压器的旋转轴的旋转由 所述电机辅助;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辅助力, 其控制方式使得所述增压器的转速变为目标转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 基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加速器的开度或基于所述加速器的开度和所 述内燃机的转速来确定所述增压器的目标转速,且控制前述辅助力, 其控制方式使得获得这样确定的目标转速。
通过基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加速器的开度或基于加速器开度和内燃 机转速来确定增压器的目标转速,且通过控制增压器的转速使得获得 目标转速,能够改善增压器的过渡响应,因为当基于进气管压力控制 目标增压压力时不需要进行已经常规进行的使进气管压力数据的波动 平滑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包 括: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所述内燃 机的排气的能量进行增压,其中所述增压器的旋转轴的旋转由所述电 机辅助;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辅助力,其控 制方式使得所述增压器的转速变为目标转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 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道中的节气门的实际开度和所述内燃机的 转速来确定所述增压器的目标转速,且控制前述辅助力,其控制方式 使得获得这样确定的目标转速。
通过基于节气门的实际开度和内燃机转速来确定增压器的目标转 速,且控制增压器的转速使得获得目标转速,能够改善增压器的过渡 响应,因为当基于进气管压力控制目标增压压力时不需要进行已经常 规进行的使进气管压力数据的波动平滑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包 括: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所述内燃 机的排气的能量进行增压,其中所述增压器的旋转轴的旋转由所述电 机辅助;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辅助力,其控 制方式使得所述增压器的转速变为目标转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 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道中的节气门的实际开度和所述内燃机的 转速来确定所述增压器的目标转速,且控制前述辅助力,其控制方式 使得获得这样确定的目标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