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复合椎间盘假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4261.9 | 申请日: | 200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7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E·E·帕尔姆;J·C·策尔特;J·热罗尼;A·谢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脊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复合 椎间盘 | ||
1.一种椎间盘假体,其适合植入于人脊柱中被清空的椎间盘髓核空间的环内,所述椎间盘假体包括:
大体实心的整体式本体,其尺寸及形状适合放置于所述被清空的椎间盘髓核空间的环内,所述本体具有:
由第一生物材料构成的外侧部分;以及
由第二生物材料构成的内侧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生物材料的压缩模量硬于所述第一材料的压缩模量,且所述第一与第二生物材料结合于一起而形成多元复合材料,从而构成所述实心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以化学方式进行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以物理方式进行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分别为聚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分别为聚氨基甲酸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是选自由下列组成的群组:热塑性的聚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氨基甲酸酯及聚醚醚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是选自由下列组成的群组:热塑性的聚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氨基甲酸酯及聚醚醚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基甲酸酯是由二异氰酸酯及多元醇构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基甲酸酯的所述组分是选自由下列组成的群组:二异氰酸酯,多元醇,催化剂,扩链剂及交联剂。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的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具有介于约15%至25%重量百分比范围内的硬段含量。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的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具有介于约50%至70%重量百分比范围内的硬段含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材料的压缩模量介于约10-20MPa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物材料具有至少为55的邵氏D硬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整体式本体是由多个互连的段构成,所述多个互连的段在所述清空的椎间盘空间内原位放置,以形成所述实心整体式本体的所述尺寸及所述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部分的至少一最外层还包含至少一种药物,所述至少一种药物由所述第一生物材料可操作地携带,以在所述假体被植入之后洗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脊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脊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2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下一篇:吸声元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