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水平翘曲的平坦玻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5207.6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J·D·布莱文斯;R·A·诺瓦克;C·G·莎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C03B18/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平 平坦 玻璃 制造 方法 | ||
I.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片的制造,这种玻璃片用作液晶显示器(LCD)之类的显 示器器件中的基片。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用来减小被称为“S-翘曲”的 问题的方法,这种问题会在通过熔融下拉法之类的方法制造这种玻璃片的 时候出现。
II.发明背景
A.显示器器件
显示器器件被用于各种应用。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被用于笔记本计算机,平板台式监视器,LCD电视机,以及网络和通信器件 等。一些显示器器件,例如TFT-LCD面板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是 直接在平坦的玻璃片上制造的。对于许多显示器器件,用于面板的玻璃必 须是平坦的,整个玻璃表面的平整度约在150-250微米之内。玻璃内的任意 翘曲或波动都会对显示器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出于说明的目的,在许多显示器器件(例如上述的那些)中,可以有效地 将电子部件结合在用于显示器器件中的玻璃片(玻璃基片)上。所述电子部件 通常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包括TFT。在这些应用中,在 显示器的玻璃材料上直接形成所述半导体结构的有益的。
因此,许多液晶显示器经常包括与其上已经形成了晶体管的玻璃基片 连接的液晶(LC)材料层。所述晶体管以图案化的阵列设置,通过外部电路 驱动,提供(启动)所需的电压,使得LC材料中的分子以所需的形式取向。 所述晶体管是显示器的图像元素(像素)的主要部件。
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玻璃面板平整度的任意变化都会造成晶体管和像 素之间间距的变化。这可能会造成显示器面板内的扭曲。因此,在LCD和其 它玻璃显示器应用中,提供具有可接受水平之内的平整度公差的玻璃基片, 能够特别有益地至少避免上文讨论的翘曲玻璃的问题。
B.S-翘曲
翘曲是通过与平面的偏离来表征的玻璃片的缺陷。翘曲已经成为LCD 玻璃基片制造当中最麻烦而又最持续出现的问题。已知有各种翘曲,本发 明考虑S-翘曲。
如图1所示,S-翘曲的特征是,在成形过程中,在平行于玻璃带“连续 边缘”的玻璃片一个或两个边缘(23a,23b)上出现的玻璃片的正弦波状面外 扭曲。所述″连续边缘″是在成形过程中平行于玻璃的移动方向的玻璃带边 缘。例如,在熔融下拉法中,这些边缘的取向是垂直向,而在浮法中,该 取向是水平向。
通常,与S-翘曲相关的面外偏差的振幅约为例如0.1-2毫米(峰到谷),偏 差的周期约为200-700毫米。在特殊的玻璃制造工艺和设备中也会出现其它 的振幅和周期,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这些情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最终玻璃片中可以接受的S-翘曲的水平将 取决于玻璃片预期的用途。作为常规性的原则,沿玻璃片长度的峰到谷S- 翘曲的水平优选小于1000微米,更优选小于600微米,最优选约等于或小于 200微米,所述玻璃片的标称S-翘曲水平可小于250微米。
在本发明之前,人们对S-翘曲的来源尚无基础性的理解,所以没有用 来减小/控制S-翘曲的系统性方法。因此人们需要的是至少能够克服本领域 中的这些缺陷的形成基本平坦的玻璃的方法。
III.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玻璃片(例如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的玻璃基片)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采用下拉法制造玻璃带(例如见图2和图3中的附图标记15),所述玻 璃带具有:
(i)中线(17),
(ii)第一边缘(19a),
(iii)第二边缘(19b),
(iv)第一外缘(bead)部分(21a),其开始于第一边缘(19a),朝着中线(17) 向内延伸,所述第一外缘部分具有内边(23a)和宽度WB1,
(v)第二外缘部分(21b),其开始于第二边缘(19b),朝着中线(17)向内 延伸,所述第二外缘部分具有内边(23b)和宽度WB2,
(vi)第一S-翘曲部分(25a),其开始于第一外缘部分(21a)的内边(23a), 朝着中线(17)向内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