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给予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的活性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及其基因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5566.1 | 申请日: | 200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步;田中亮一;加登一成;深川尊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亭;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给予 三氟羧草醚 抗性 活性 卟啉 氧化酶 及其 基因 | ||
1. 原卟啉原氧化酶,其特征在于,具有给予生物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的活性并且来源于蓝藻。
2.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为属于集胞藻属的蓝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为植物。
4. 下述(a)~(c)任一项所示的蛋白质:
(a)由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蛋白质;
(b)具有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由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了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具有给予生物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的活性;
(c)具有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与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20%以上,并且具有给予生物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的活性。
5. 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来源于蓝藻。
6. 编码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或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蛋白质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
7. 下述(d)或(e)所示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
(d)由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
(e)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由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中缺失、取代或添加了1个或多个碱基的碱基序列构成,并且编码具有给予生物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的活性且具有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
8. 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在严谨条件下与由与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序列构成的DNA杂交,并且编码具有给予生物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的活性且具有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记载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其特征在于,具有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的蛋白质来源于蓝藻。
10. 组入了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记载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DNA的重组载体。
11. 转化体,其特征在于,导入了权利要求10记载的重组载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转化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三氟羧草醚的抗性。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记载的转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体为微生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记载的转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体为植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转化体,其特征在于,光合成能力提高了。
16. 评价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活性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记载的转化体。
17. 筛选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记载的转化体。
18. 包括以下(f)~(j)工序的蓝藻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的分离方法:(f)在蓝藻中导入拟南芥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的工序;
(g)使用转座子破坏蓝藻的基因的工序;
(h)选择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被破坏的菌株的工序;
(i)确定被破坏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的工序;
(j)分离被破坏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的工序。
19. 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蛋白质作为原卟啉原氧化酶的使用方法。
20. 人为地使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蛋白质与原卟啉原IX接触转换成原卟啉IX的方法。
21. 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记载的DNA作为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的使用方法。
22. 人为地使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记载的DNA表达,使其表达产物与原卟啉原IX接触转换成原卟啉IX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未经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5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控制模块化教学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