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整体式差速器壳和四个差动齿轮的差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7253.X | 申请日: | 200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W·克吕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08;F16H4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整体 差速器 四个 差动 齿轮 组件 | ||
1.一种具体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的差动组件,所述差动组件包括:
差速器壳(3、53、…),所述差速器壳环绕着转动轴线(A)被可转动地驱动,并且在外壳部分(26、76、…)中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口(16、66、…),在两个彼此相对地布置的盖板部分的每个盖板部分中包括一体地形成的轴承突出部分;
侧轴齿轮(9、10;59、60;…),所述侧轴齿轮可通过所述装配口(16、66、…)插入所述差速器壳(3、53、…)内,且在安装状态中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差速器壳(3、53、…)内的所述转动轴线(A)上;
四个差动齿轮(8、58、…),所述差动齿轮可通过所述装配口(16、66、…)插入所述差速器壳(3、53、…)内,且在安装状态中围绕所述转动轴线(A)随所述差速器壳(3、53、…)一起转动,并接合所述侧轴齿轮(9、10;59、60);
十字构件组件(7、…),所述十字构件组件在转动方面驱动地连接到所述差速器壳(3、53、…),并包括四个轴颈(17、18、19、20;67、68、69、70;…),其中,所述四个轴颈在安装状态中各承载一个差动齿轮(8、58),且其中,所述四个轴颈中的至少两个设计成它们可通过所述装配口(16、66、…)插入,其中,包括所述外壳部分和所述盖板部分的所述差速器壳制造成整体。(所有附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轴颈(17、18;…167、168)中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联合地形成第一轴颈部分(22、…172),所述第一轴颈部分在转动方面驱动地连接到所述差速器壳(3、…153);所述四个轴颈(19、20;…169、170)中的第三轴颈和第四轴颈联合地形成第二轴颈部分(23、…173),所述第二轴颈部分连接到第一轴颈部分(22、172),并且相对于所述差速器壳(3、…153)保持在未被支承的状态。(图1-4、7-10、11、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壳(3)的所述外壳部分(26)中,沿着所述两个装配口(16)之间的圆周方向设置孔(24、25),所述第一轴颈部分(22)用其第一和第二轴颈(17、18)插入所述孔(24、25)内。(图1-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壳(53)的所述两个装配口(66)的每个中,布置了轴承盘(87、88),其中,所述第一轴颈部分(72)用其第一和第二轴颈(67、68)插入所述轴承盘(87、88)内。(图7-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装配口(116)和直径方向上相对的孔(124)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103)内,其中,所述第一轴颈部分(122)用其第一轴颈(118)插入所述孔(124)内,并借助于其第二轴颈(118)连接到容纳在所述装配口(116)内的轴承盘(137)。(图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轴颈(217、218;267、268)中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分开地生产,在转动方面驱动地连接到所述差速器壳(203、253);所述四个轴颈(219、220;269、270)中的第三轴颈和第四轴颈联合地形成第二轴颈部分(223、273),所述第二轴颈部分相对于所述差速器壳(203、253)保持在未被支承的状态,所述第一和第二轴颈(217、218;267、268)各连接到所述第二轴颈部分。(图13、14)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颈部分(23、…173)包括横向延伸的通孔(21、…171),所述第一和第二轴颈(17、18;…167、168)插入到所述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颈部分(23、…173)在毗邻所述通孔(21、…171)的区域内包括同轴的套筒部分(28、29;…178、179),所述套筒部分对支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轴颈(17、18;…167、168)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差动齿轮(8、…158)形成邻接面(31、32;…181、182)。
9.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颈部分(23、…173)包括台肩(33、34;…183、184),支承在所述第三和第四轴颈(19、20;…169、170)上的所述差动齿轮(8、…158)可向内邻接所述台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国际有限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72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