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管件的头部形成方法、封闭式管件的制造方法及封闭式管状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8277.7 | 申请日: | 200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和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西管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18 | 分类号: | B29C43/18;B65D35/02;B29C43/36;B65D35/10;B29K105/20;B29L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头部 形成 方法 制造 管状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管件的头部形成方法、封闭式管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封闭式管状容器,适用于制造在用于食品、调味品、化妆品、药剂、牙膏、粘合剂、奶油等的收纳的管状容器中、具有为了提高其头部的气体阻挡性而采用压缩法形成的封闭式头部的类型的管状容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关于对食品、医药品、工业用品、染发剂等进行收纳的管状容器,从防止内装物变质等的观点出发,开发了具有封闭式头部的管状容器。
这样的管状容器,以例如被称为铝管、层压管的类型的容器为代表,前者是在空腔内装入铝渣(slag),通过使芯棒插入空腔内并通过对铝渣进行压制从而得到头部与躯体部成为一体的铝管(专利文献1)。后者是在预先将平板状的层叠片材卷成筒状,并通过侧焊形成筒状的躯体部之后,通过在该躯体部上安装管口头(口頭部,head part)从而得到层压管。关于层压管中的躯体部的剪断以及焊接方法,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作为对躯体部安装管口头的头部成形方法,可以列举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压缩法等。
这里,对于收纳食品、医药品、工业用品、染发剂等的管状容器,要求其具有内装物保护性。即,由于担忧来自外部的氧的侵入所导致的内装物的氧化、内装物所含的挥发成分向外部飞散,所以气体阻挡性能以及遮光性很重要。铝管,由具有高的内装物保护性的铝一体成形在开口部有封闭膜的管口头和躯体部,因此关于内装物保护性可充分满足要求特性。
但是,在是层压管的情况下,通过压缩法成形的管口头的材料是可塑化塑料材料、躯体部和管口头并非一体成形等,因而在有关内装物保护性方面造成担忧。即,作为构成层压管的躯体部的内外层的材料,从热加工性、化学稳定性、柔软性、耐水性、通用性、安全卫生性、材料成本等方面出发,使用聚烯烃系树脂、尤其是在商用材料中使用聚乙烯,作为管口头的材质从其与躯体部的粘合性的观点出发多使用聚乙烯,该部分的内装物保护性成为问题。进而,为了保护内装物而多形成封闭膜,但如果管口头由聚乙烯封闭,则在使用时难以开封,因此也就产生了用其他部件封闭管口头的开口部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观点,作为要求较高的内装物保护性的、收纳医药品的管状容器,现在的状况是使用铝管,但因铝管与层压管相比复原力较弱,就存在由于使用时的变形所导致的使用不便、印刷性差这样的问题,所以在业内对层压管的需求也很高。
于是近年来,对于层压管的内装物保护性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例如,关于层压管的躯体部,对层叠片材的中间层使用铝、无机氧化物蒸镀膜或者EVOH等高阻挡性能塑料材料等,以对其赋予内装物保护性。进而,关于管口头,开发出在管口头的内侧装入铝制的中间部件(专利文献4)或具有杯状封闭部件的被称为所谓隔膜管的管件(专利文献5)。该隔膜管,因难于再密封所以从防止窜改的观点来看也是很好的。
该层压管的制造方法,已知的是压缩法,如图8所示,利用以Al箔等为芯材的层叠原料板(original sheet,原反,卷筒材料)通过深拉深加工制造杯状的封闭部件42,将该封闭部件42嵌接在芯棒40的前端即卡接部41上。在将封闭部件42嵌接到芯棒40上时,将预先成形为杯状的封闭部件42的凸部的内径,形成得比芯棒40的前端即卡接部41的外径稍小些,通过将封闭部件42的凸部强制地套在芯棒40的卡接部41上,利用封闭部件42所具有的弹力、回弹力、固定保持性(dead hold)和摩擦力,从而使芯棒40不脱落地保持封闭部件42。这样一来,在将其在芯棒40的前端构造一体化地嵌合之后,对位于空腔45内的熔融树脂46施压,在通过穿孔销47(hole pin)形成管口头上的开口部的同时,在管件躯体部成形封闭式头部。
这样制造的封闭式管状容器,在使用其所收纳的内装物时,有必要先用针状物将在管口头的开口部内露出的封闭部件的凸部前端面刺破。这里,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因为封闭部件必需有能耐受深拉深加工等的强度,所以有时通过针状物将封闭部件刺破所用的力,变得比该封闭部件与管口头的接合力还要大,导致封闭部件落入管状容器内部。即,对于封闭部件,要求其具有下述性能特性,(i)能耐受深拉深加工,(ii)深拉深加工后的压缩工序中的形状保持性要足够,(iii)利用针状物能够可靠地开封,其中(i)和(iii)具有折中选择的关系。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为了强化封闭部件与管口头的接合力,已知使封闭部件的凸部外周面嵌入封闭部件的管口头背面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西管道株式会社,未经关西管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8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