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9109.X | 申请日: | 200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胜久;保坂润;湊和宏;丸山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A61G5/04;B62J15/00;B62J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车辆 | ||
1.一种小型车辆,该小型车辆具有:可转向的左右一对前轮(2f、 2f);在立起状态下配置在该两前轮(2f、2f)之间并支撑转向手柄(3) 的手柄管柱(28);用于使转向手柄(3)与两前轮(2f、2f)联动而配设 于两前轮(2f、2f)之间的转向机构(4);配置于手柄管柱(28)后方的 驾驶者用落脚部(15);以及配置在该落脚部(15)后方的驾驶者用座椅 (6),其特征在于,
覆盖各前轮(2f)上部的大致半个周面并与各前轮(2f)一体进行转 向的可动挡泥板(35),配置成可动挡泥板(35)至少一部分进入乘坐在 座椅(6)上的驾驶者(D)的视野(A)内,与各前轮(2f)对应的可动 挡泥板(35),安装在可转向地支撑各前轮(2f)并与转向机构(4)的横 拉杆(31)前端部连接的转向节(26)上,在形成于可动挡泥板(35) 的内侧壁部(35b)上的铅垂方向的第一安装部(36)上设置有前后一对 第一安装孔(36a、36a),这些第一安装孔(36a、36a)隔着包含前轮(2f) 旋转轴线的铅垂面(P)地配置,并且在所述内侧壁部(35b)的下端部 形成的水平方向的第二安装部(37)上,接近刮泥单元(43)地设置有 第二安装孔(3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落脚部由大致水平的脚踏板(15)构成,而在该脚踏板(15)前方 配设有向手柄管柱(28)的左右两外侧方伸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护腿 罩(7),在这些脚踏板(15)和护腿罩(7)之间配设有辅助盖(92), 该辅助盖(92)以比这些脚踏板(15)和护腿罩(7)都宽的宽度对左右 可动挡泥板(35、35)的后部及所述可动挡泥板(35、35)之间覆盖并 向后下方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91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