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压成形的具有优良的热处理和冲击性质的钢板,由该钢板制造的热压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4873.6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根;裴大喆;金成柱;陈光根;李在隆;朴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哲锋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压 成形 具有 优良 热处理 冲击 性质 钢板 制造 部件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具有优良热处理和冲击性质的钢板,该钢板具有包含以下组分的组成:0.1-0.5重量%的碳(C)、0.01-1.0重量%的硅(Si)、0.5-4.0重量%的锰(Mn)、小于或等于0.1重量%的磷(P)、小于或等于0.03重量%的硫(S)、0.1重量%的可溶性铝(Al)、0.01-0.1重量%的氮(N)、小于或等于0.3重量%的钨(W),以及余量的铁(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是热轧钢板、冷轧钢板,或具有涂镀铝层、镀锌层或经扩散退火处理的镀锌层的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具有含Si的涂镀铝层,该镀层重量为40-80g/m2每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具有镀锌层或者经扩散退火处理的镀锌层,并含有1.0-4.0重量%Mn。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组成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元素:
a)选自Mo和Cr的至少一种元素,其含量为0.01-2.0重量%;
b)选自Ti、Nb和V的至少一种元素,其含量为0.001-0.1重量%;
c)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元素:0.005-1.0重量%Cu和0.005-2.0重量%Ni;和
d)0.0001-0.01重量%B。
6.一种制造具有优良热处理和冲击性质的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钢板坯进行再加热至1,100-1,300℃,该钢板坯具有包含以下组分的组成:0.1-0.5重量%的C、0.01-1.0重量%的Si、1.0-4.0重量%的Mn、小于或等于0.1重量%的P、小于或等于0.03重量%的S、0.1重量%的可溶性Al、0.01-0.1重量%的N、小于或等于0.3重量%的W,以及余量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在不低于Ar3转变点但不高于1,000℃的温度对所述再加热的钢板坯进行热精轧,并于500-75O℃对热轧钢板进行卷取;
对成卷热轧钢板进行酸洗,并对酸洗的热轧钢板进行冷轧;
在450-500℃温度对冷轧钢板进行热浸镀锌10秒或更少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镀锌后,于440-580℃的温度范围对镀锌的冷轧钢板进行合金化30秒或更少时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热浸镀锌之前,于750-900℃温度范围对冷轧钢板进行连续退火。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坯的组成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元素:
a)选自Mo和Cr的至少一种元素,其含量为0.01-2.0重量%;
b)选自Ti、Nb和V的至少一种元素,其含量为0.001-0.1重量%;
c)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元素:0.005-1.0重量%Cu和0.005-2.0重量%Ni;和
d)0.0001-0.01重量%B。
10.一种具有优良热处理和冲击性质的热压部件,该部件具有包含大于或等于80%马氏体结构的微结构,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具有涂镀铝层、镀锌层或经快速退火处理的镀锌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涂镀层含有4.5-8.4%的Si、39-55%的Fe和余量的Al。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在涂漆之前和之后的屈服强度变化ΔYS大于或等于100MPa。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组成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元素:
a)选自Mo和Cr的至少一种元素,其含量为0.01-2.0重量%;
b)选自Ti、Nb和V的至少一种元素,其含量为0.001-0.1重量%;
c)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元素:0.005-1.0重量%的Cu和0.005-2.0重量%的Ni;和
d)0.0001-0.01重量%的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48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