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装在车架上的支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8002.1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伦德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0R19/24;B60R19/5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郑立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装 车架 支承 结构 | ||
1.一种用于安装在车辆(10)的车架(16,18)上的支承结构,所述结构可操作成将物体(23)支承在所述车架(16,1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27,28,30)包括可安装在车架(16,18)的第一侧的物体支承部件(28)和可安装在所述车架(16,18)的第二侧(19)的配合部件(30),所述物体支承部件(28)和所述配合部件(3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销(32),所述销(32)可操作成容纳在所述车架(16,18)中的至少一个开口(34)内,并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销(32),所述配合部件(30)和所述物体支承部件(28)可操作成相互抵靠,所述物体支承部件(28)和所述配合部件(30)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栓(37)相互接附,而且,所述至少一个销(32)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其相应的至少一个开口(34)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销(32)在长度上适合于容纳在所述车架(16,18)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34)形成在所述车架(16,18)的一部分内,所述车架的厚度在5mm-15mm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物体支承部件(28)可安装在所述车架(16,18)的内侧,所述内侧不是所述车架(16,18)的承受所述车辆(10)在发生碰撞时所受到的力(14)的向内作用的分量的第一侧。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被构造成支承力吸收装置,所述力吸收装置包括前部防钻撞(FUP)装置(12)和后部防钻撞(RUP)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物体支承部件(28)适合于以所述支承结构的这样的构造来安装在所述车架(16,18)的一侧上,即,该侧远离车架(16,18)的当发生碰撞时首先承受作用于力吸收装置(12)上的力(14)的一侧。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物体支承部件(28)包括至少一个相应的销(32),并且,配合部件(30)包括至少一个相应的销(32),物体支承部件(28)和配合部件(30)的销(32)适合于被定位成沿着和/或跨过车架(16,18)的至少一部分交替地设置,以便在物体支承部件(28)和配合部件(30)之间提供交叉互锁。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物体支承部件(28)是弹簧悬架,其适合于支承弹簧(23),比如所述车辆的减震器的板簧。
7.将支承结构安装至车架第一侧上的方法,其中所述车架允许具有不同厚度或在车架的任何部分的第一侧上具有不均匀的厚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车架(16,18)上设置至少一个开口(34);
(b)通过至少一个销(32),将所述结构的物体支承部件(28)和配合部件(30)安装至所述车架(16,18)上,所述销(32)适合于穿过车架(16,18)内的至少一个开口(34),所述配合部件(30)和所述物体支承部件(28)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销(32)相互抵靠,并且通过至少一个螺栓(37)固定在一起,所述至少一个销(32)的长度适合于所述多个具有不同厚度的车架(16,18)中的任何一个或在物体支承部件(28)和配合部件(30)之间厚度不均匀的车架(16,18)的任何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销(32)适合于所述车架(16,18),在物体支承部件(28)和配合部件(30)之间,所述车架(16,18)的厚度在5mm至15mm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物体支承部件(28)安装在所述车架(16,18)的内侧,当发生碰撞时,所述内侧不直接承受力(14),所述力(14)具有相对于所述车辆(10)的向内作用的分量。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物体支承部件(28)安装在具有C形剖面的所述车架(16,18)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未经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高速摄像机的电器动态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远程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