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环戊二烯基衍生物和由所循环的、取代环戊二烯基衍生物制备金属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8321.2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P·米勒;R·L·琼斯;R·切瓦利尔;C·西多特;V·加西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08 | 分类号: | C07F7/08;C07C7/00;C07F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彩霞;李炳爱 |
地址: | 德国韦***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环戊二烯基 衍生物 取代 制备 金属 方法 | ||
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式(I)和(I′)的环戊二烯基衍生物的方法、一种由 式(I)和(I′)的环戊二烯基衍生物或者由式(II)的桥连的双环戊二烯基衍生 物来制备式(III)的金属茂的方法,其中所用的式(I)、(I′)或者(II)的环戊二 烯基衍生物已经通过液固色谱法进行了至少部分的回收和纯化,以及涉 及到液固色谱法纯化取代的、回收的式(I)、(I′)或者(II)的环戊二烯基衍 生物的用途。
在过去15年中,在大学和工业中对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特别是金 属茂用作烯烃聚合和共聚的催化剂组分进行了集中的研究和发展,目的 是制备定制的聚烯烃。现在,不但通过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制备的乙烯基 聚烯烃,而且特别是通过金属茂催化剂体系制备的丙烯基聚烯烃代表了 有力成长的市场部分。
在聚烯烃的制备中,特别是全同立构的聚丙烯的制备中,使用金属 茂,该金属茂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基配位体是以多种合成方法来制备。取 代的环戊二烯基配位体的制备描述在例如EP0576970、WO1998/40331、 WO1999/24446、WO2001/47939、WO2001/48034、WO2002/092564、 WO2003/014107或者WO2003/045964中。
用于制备全同立构的聚丙烯的金属茂通常是桥连的外消旋金属茂, 其具有通过复杂的合成制备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基配位体。在外消旋柄型 金属茂的合成中,这些通常是和不期望的内消旋金属茂一起得到的,该 内消旋金属茂通常必须被分离掉,因此部分昂贵的还没有转化为期望的 外消旋金属茂的配位体不可避免的损失了。为了将这种昂贵的原料的损 失减到最小,已经发展了多种非对映选择性合成方法,其中期望的外消 旋金属茂的比例高于不期望的内消旋形式的比例。这样的外消旋选择性 方法描述在例如WO1999/15538或者WO2005/108408中。
WO2002/96920描述了一种通过除去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来 纯化外消旋金属茂的方法,并将至少部分的还没有转化为期望产物的桥 连双环戊二烯基配位体通过结晶从滤液中回收。
虽然目前基于所使用的配位体前体已经在期望的金属茂产率方面 取得了金属茂合成的优化,但是这里一直存在对提高金属茂合成的经济 性的需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发现一种广泛的可应用的制备金属茂的 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提高了制备方法的经济性。
我们因此已经发现一种循环式(I)和(I′)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基衍生物
和/或它们的双键异构体,
或式(II)的桥连的双环戊二烯基衍生物
和/或它们的双键异构体,
其中
R1、R1′相同或者不同,并且每个是具有1-40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
R2、R2′相同或者不同,并且每个是氢或者具有1-40个碳原子的有 机基团,
或者R1和R2和/或R1′和R2′与在每种情况下与它们相连接的原子形 成单环或者多环、饱和的或者不饱和的、取代的或者未取代的环体系, 该环体系具有3-40个碳原子和具有5-12个原子的环尺寸,并且还可以 包含选自Si、Ge、N、P、As、Sb、O、S、Se或者Te元素的杂原子, T、T′相同或者不同,并且每个是具有1-40个碳原子的二价有机基 团,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和所述的环戊二烯基环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饱和 的或者不饱和的、取代的或者未取代的具有5-12个原子的环尺寸环体 系,其中在所述的稠接到环戊二烯基环上的环体系中的T和T′可以包含 杂原子Si、Ge、N、P、As、Sb、O、S、Se或者Te,
Z是在两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配位体之间的桥键,其由二价原子或 者二价基团组成,
其中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的式(I)和(I′)的环戊二烯基衍生物和/或 它们的双键异构体或者式(II)的桥连的双环戊二烯基衍生物和/或它们的 双键异构体已经至少部分的从在制备金属茂和/或制备桥连的双环戊二 烯基配位体中所获得的滤液、母液、反应残余物和/或处理残余物 (work-up residues)中通过液固色谱法进行回收并随后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