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致动电动气动停车制动器(EPH)的按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8577.3 | 申请日: | 200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格林;延斯·奥伦朵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88 | 分类号: | B60T8/88;B60T7/10;B60T15/14;B60T17/22;B60T7/08;B60T13/66;B60T13/36;B60T13/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气动 停车 制动器 eph 按钮 | ||
1.一种按钮,用于致动道路车辆中的电动气动停车制动器(EPH), 具有经由按钮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或者按钮的第三连接线和第 四连接线连接并且用于评估按钮以及用于激活电动气动停车制动器 (EPH)的评估电子单元(6),
其特征在于
对该按钮(5)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电势进行评估或对该 按钮(5)的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的电势进行评估从而评估电子单 元(6)能够探测按钮(5)的切换位置和/或故障,
提供两个并联的、相同的、机械地耦接的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 组,能够利用第一按键(T1)一起致动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组从而交 替地应用和释放所述停车制动器(EPH),并且
所述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每一个均具有两个转接开关(11, 12;13,14),所述第一开关组的所述两个转接开关中的一个转接开 关经由其基部连接到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开关组的所述两个转接开 关中的另一个转接开关经由其基部连接到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开关 组的所述两个转接开关中的一个转接开关经由其基部连接到第三连接 线,所述第二开关组的所述两个转接开关中的另一个转接开关经由其 基部连接到第四连接线,并且经由每个转接开关各自的切换杆,当按 钮(5)处于非激活状态时,第一开关组中的转接开关与第一开关组中 的第一电阻器R1接触,第二开关组中的转接开关与第二开关组中的第 一电阻器R1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组中的转接 开关的切换杆在致动状态中与第一开关组中的第二电阻器R2形成接 触,该第二电阻器R2与第一开关组中的第一电阻器R1并联,该第二 电阻器R2的数值大致为第一开关组中的第一电阻器R1的数值的1/10; 第二开关组中的转接开关的切换杆在致动状态中与第二开关组中的第 二电阻器R2形成接触,该第二电阻器R2与第二开关组中的第一电阻 器R1并联,该第二电阻器R2的数值大致为第二开关组中的第一电阻 器R1的数值的1/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开 关组每一个均具有另外的电阻器R3,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组每一个均 具有与另外的电阻器R3串联设置的另外的开关(15,16),当致动第 一开关组的另外的开关(15)时,第一开关组中的电阻器R3桥接按钮
(5)的第一开关组中的两个端点(7,8),当致动第二开关组的另外 的开关(16)时,第二开关组中的电阻器R3桥接按钮(5)的第二开 关组中的两个端点(9,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的另外 的开关(15)和所述第二开关组的另外的开关(16)机械耦接并且能 够利用用以接合拖车检测位置的第二按键(T2)致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第一按键(T1)和第二 按键(T2)以摇杆(25)的形式相互机械耦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在评估电子单元 (6)内,按钮(5)的第一和第三连接线经由电阻器RH连接到车载电 压UB,按钮(5)的第二和第四连接线经由另外的电阻器RL连接到评 估电子单元内的框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另外的电阻器RM1和RM2分压之后,第一至第四连接线(1,2,3,4)的电势(UH,UL) 被评估电子单元(6)以模拟形式测量和评估。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两根另外的线(17, 18)从评估电子单元(6)返回到按钮(5)从而为操作员提供关于电 动气动停车制动器的状态指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按钮(5)中内 置的信号灯(24)实现所述状态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有限合伙公司,未经威伯科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5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