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0808.4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须贝信一;牟田浩一郎;北村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P5/15 | 分类号: | F02P5/15;B60W20/00;B60W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设备,该车辆采用至少两个动力 源,一个可以是内燃机,另一个可以是例如旋转电机。具体而言,本发 明涉及用于减小当内燃机起动时的起动震动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许多技术来提高内燃机的起动性。例如,日本专利申请 公开2002-332893(JP A 2002-332893)描述了一种用于船舶推进系统的 发动机控制设备,其避免了当暖机再起动时由于燃料蒸气回流到进气系 统引起的空燃比增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起动性。所描述的发动机控 制设备应用于船舶推进系统,其包括控制从设置在船舶推进系统中的发 动机燃料供应设备经由燃料供应路径供应的燃料量的燃料控制设备,并 使在燃料供应路径中产生的燃料蒸气返回到进气通道中。所描述的发动 机控制设备包括暖机再起动判定装置,其判定在暖机再起动控制下是否 应该起动发动机;和起动模式切换装置,其在发动机将在暖机再起动控 制下再起动时从通常起动模式切换到暖机再起动模式。此外,此发动机 控制设备紧接在起动之后将点火正时角提前。
根据在JP A 2002-332893中所描述的发动机控制设备,通过基于暖 机再起动状态的判定从通常起动模式切换到暖机再起动模式,并在将混 合气体中的燃料总量维持在适合量的同时减小燃料供应量使得空燃比不 增大,来提高起动性。此外,通过将点火正时角提前,发动机较不可能 熄火,因而提高了起动性。
在采用至少两个动力源且其中一个可以是内燃机,另一个可以是例 如旋转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有时在车辆正在行驶的同时起动内燃 机。因而,为了提高车辆的加速响应性,当内燃机起动时,内燃机的点 火正时角被提前,使得紧接在起动之后转矩急剧增大。因此,急剧的转 矩波动沿着动力传递路径传递,因而存在着在车辆上产生震动的可能 性。结果,使车辆的驱动性变差。
根据在JP A 2002-332893中描述的发动机控制设备,没有提供对策 来将当发动机起动时由于急剧的转矩波动而在车辆上引起的震动的影响 减至最小。由于这个原因,不能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已经构思本发明以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 小当内燃机起动时产生的震动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设备是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 设备,所述车辆使用至少两个动力源作为驱动力源,其中一个可以是内 燃机,另一个可以例如是旋转电机。此控制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其用 于检测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信息;以及改变装置,其用于在内燃机的起 动时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改变内燃机的点火正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内燃机起动时,改变装置根据已经检测 到的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信息(例如,车速)改变内燃机的点火正时。 例如,如果点火正时被延迟,车辆速度降低,则因为当车辆低速行驶时 点火正时被延迟,所以转矩输出的急剧变化被抑制。在发动机已经起动 之后,可以恢复对发动机的点火正时的通常控制。由于这个原因,可以 减小当内燃机正被起动时传递到车辆的震动。此外,如果当车辆高速行 驶时点火正时角被提前,则可以在提高加速响应性的同时提高内燃机的 输出。因而,可以提供一种减小当内燃机起动时震动的用于车辆的控制 设备。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设备中,除了本发明第一 方面的结构以外,检测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此外,由车速传感器检测 到的车速越低,包括在改变装置中的用于延迟点火正时的装置就增大点 火正时被延迟的量。
根据第二方面,检测到的车辆速度越低,改变装置延迟点火正时越 多。因而,因为当车辆低速行驶时点火正时被延迟,所以转矩输出的急 剧增大被抑制。结果,可以减小当内燃机起动时施加给车辆的震动。此 外,因为点火正时角被提前,所以可以在提高加速响应性的同时提高内 燃机的输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设备中,除了第一或第 二方面的结构之外,还包括用于检测由驾驶员所要求的输出水平的要求 检测装置。此外,改变装置包括用于比较第一要求动力与第二要求动力 并用于基于该比较的结果来改变点火正时的装置,第一要求动力是基于 检测到的要求水平和检测到的信息而为车辆所要求的,第二要求动力是 基于检测到的信息而由内燃机所要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0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