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和玻璃-陶瓷上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2647.2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P·S·丹尼尔森;M·J·德内卡;K·P·加德卡里;J·C·拉普;L·R·平克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2 | 分类号: | H01L21/762;H01L21/20;C03C3/04;H01L2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明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陶瓷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申请根据35 U.S.§119(e)要求于2006年1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 时申请序列第60/755934号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体上的半导体(SOI)结构,如在玻璃或玻璃陶瓷上的半导体, 以及涉及这种绝缘体上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玻璃或玻璃- 陶瓷上锗结构(GeOG),更具体地是在膨胀匹配的玻璃或玻璃-陶瓷基材上的锗。
迄今为止,最广泛用于绝缘体上半导体结构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在文献中 将这种结构称为“绝缘体上硅结构”(silicon-on-insulator structure),这种结构使 用缩写“SOI”。绝缘体上硅的技术在以下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高性能 光伏应用(如,太阳能电池),薄膜晶体管应用,以及有源矩阵显示器之类的显 示器。已知的绝缘体上硅晶片包含在绝缘材料上的基本为单晶硅的薄层(厚度 一般为0.1-0.3微米,但是,在某些情况厚度可达5微米)。
为了便于陈述,下文的讨论将时常使用术语“绝缘体上硅结构”。通过借 用这种特定种类的绝缘体上半导体结构来方便对本发明的解释,但绝不是、也 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在本文中,缩写SOI一般地表示绝 缘体上半导体结构,其包括但不限于绝缘体上硅和绝缘体上锗结构。类似地,缩 写SOG用来一般地表示玻璃上半导体(semiconductor-on-glass)结构,其包括但 不限于玻璃上硅(silicon-on-glass)(SiOG)和玻璃上锗(GeOG)结构。术语SOG还 包括玻璃-陶瓷上半导体结构,其包括但不限于玻璃-陶瓷上硅结构。缩写SOI 包括SOG结构。
得到SOI结构的各种方法包括在晶格匹配的基材上外延生长Si。另一种方 法包括将单晶硅晶片结合在另一硅晶片上,后者之上已生长有SiO2的氧化层, 然后将顶部晶片抛光或蚀刻至例如0.1-0.3微米的单晶硅层。其他方法包括离子 注入法,在此方法中,注入氢离子或氧离子,对于氧离子注入情况,在顶部具 有Si的硅晶片中形成埋置的氧化物层,或者对于氢离子注入情况,使薄Si层分 离(剥落),使另一Si晶片与氧化层结合。
从成本和/或结合强度(bond stregth)以及耐久性方面考虑,前两种方法 都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构。后一种方法包括氢离子注入,这种方法已引起人们的 注意,并被认为比前两种方法具有优势,因为这种方法所需的注入能量小于注 入氧离子时的能量的50%,所需的注入剂量比前两种方法小两个数量级。
通过氢离子注入的剥落方法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在单晶硅晶片上生长热 氧化层。然后将氢离子注入该晶片中,产生表面下的裂纹。注入能量决定了产 生裂纹的深度,注入剂量决定了裂纹密度。然后在室温下将该晶片与另一硅晶 片(支承基片)相接触地放置,形成暂时性结合。然后将晶片加热处理至大约600 ℃,造成表面下的裂纹生长,使硅薄层从硅晶片上分离。然后将所得的组件加 热至高于1,000℃,使具有SiO2下层的Si膜与支承基片(即未进行注入的Si晶片) 充分结合。因此该方法形成了一种SOI结构,在此结构中,硅膜与另一硅晶片 互相结合,其间具有氧化物绝缘体层。
成本是SOI结构用于工业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为止,上述方法和结构 的成本中的主要部分是硅晶片的成本,该硅晶片支承着所述顶部具有Si薄膜的 氧化层,也就是说成本中的主要部分是支承基片的成本。尽管在各专利中已经 提到了使用石英作为支承基片(参见美国专利第6,140,209号;第6,211,041号;第 6,309,950号;第6,323,108号;第6,335,231号;以及第6,391,740号),但是石英本 身是较为昂贵的材料。在讨论支承基片的时候,上述一些参考文献提到了石英 玻璃、玻璃和玻璃-陶瓷。这些文献中所列的其它支承基材包括金刚石、蓝宝石、 碳化硅、氮化硅、陶瓷、金属和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