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型汽车高速磨合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1157.6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怡;代方震;席军强;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静怡;代方震;席军强;王涵 |
主分类号: | F02B79/00 | 分类号: | F02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杨志兵;李爱英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万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汽车 高速 磨合 设备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高速磨合的固定型设备,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二)背景技术
按照使用要求,当今市场上出售的汽车尤其是小型客车在经过数千公里的低速(一般不高于80公里/小时)、低载磨合期后,都需要进行一次“拉高速”以实现整车磨合的过程,来达到排除发动机中的积炭、清洁油路、并使汽车各部分充分磨合、进而提高整车性能的目的;另外,还有一些高级轿车要通过“拉高速”完成加速、高速的记忆功能。这对于不经常跑高速的家用和公务小型客车尤其是必要的。
根据经销商介绍:现今市场上的中端小型客车如福克斯、307、宝来等“拉高速”一般应该跑到时速160-180公里/小时左右才能达到效果,“老三样”如捷达、富康、普桑也要跑到时速140-160公里/小时;而象奥迪A4、宝马系列等跑到200公里/小时就更是大有人在;而且,这些新车的车主中不乏新手的存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当速度超过160公里/小时,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乘员生还的希望不大!从05年11月开始,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局开始严格打击超速行为,公安部明确声明:对超速20%以上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自2006年11月16日开始对超速50%以上的车辆直接吊销驾照。因此,从源头上解决以上矛盾的方法是实现让车主们安全、不违规地完成将自己的爱车高速磨合;而不仅仅是用某些条例和方法进行限制。
为此,我们初步设计了“固定型汽车高速磨合设备”,目的是实现在固定的汽车运行平台上模拟现实路况,通过对高速运行的汽车(主要是小型客车)加载(模拟路阻和风阻),完成小汽车在固定机器上安全、不违规、有效地“拉高速”以实现整车磨合的过程。
可以与本发明产生一定相似功能的现有技术是汽车“转鼓试验台”。
汽车转鼓试验台是汽车生产厂家、科研单位对新车整车的技术性能进行试验的重要设备,主要对汽车的排放性能参数、汽车底盘输出的功率、汽车加速时间、汽车刹车滑动、汽车的油耗、巡航速度以及最高速度等进行测试[1]。此设备比较昂贵,国内数量不多,主要依赖进口[2],每台约折合人民币数千万元。由于上述原因,其使用费用非常高。普通型汽车底盘测功机道路模拟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某型号转鼓试验台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
对于前驱或后驱汽车,转鼓试验台主要通过对其驱动轮加载来进行测试;对从动轮的测试应用不多,通过试验台上电机带动从动轮进行测试。而对四驱的汽车前后轮测试是独立进行的。
根据其功能推断,汽车转鼓试验台也可以实现对汽车“拉高速”的功能。如对最常用的家用前驱小客车,小客车可以像图1中所示那样固定在试验台上,通过前转鼓对车驱动轮加载来模拟路面磨擦(驱动轮磨擦力fx=路面阻力F1x+风阻F2x);后鼓由数控电机驱动(如图2.3所示)并带动汽车从动轮模拟与前轮相同转速下的路面磨擦情况。这样就可以模拟汽车行进中的阻力情况(对于后驱小汽车,试验台前、后鼓的作用相反)。
装鼓试验台多为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专用精密测试设备,是一套具有多种测量传感器和控制功能、机械结构和电器电子系统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价格昂贵。
在汽车转鼓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前后轮的路面磨擦需要两个过程,而且需要专门的控制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尤其是汽车“拉高速”时要长时间接近全功率使用,这对转鼓试验台来说不仅从设备性能上是不允许的;同时,其单位使用费用将是十分高昂的。
即:“汽车转鼓试验台”是为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测试汽车的各项参数设计的;而汽车“拉高速”磨合是在出厂后经过几千公里的低速、低载的初磨后才进行的,所以“汽车转鼓试验台”在设计中未考虑实现对汽车的“拉高速”功能。同时,“汽车转鼓试验台”允许全功率或接近全功率运行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分钟,这种复杂、昂贵的设备不适合作为对汽车“拉高速”以实现整车车磨合来使用;尤其是长时间、面对大批量汽车来使用。
另外,目前也没有资料记录有人将转鼓试验台作为汽车“拉高速”来使用。
(三)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静怡;代方震;席军强;王涵,未经杨静怡;代方震;席军强;王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1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铁合金的冶炼净化富集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