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3055.8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爨伟亮;陈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爨伟亮;陈惠彦 |
主分类号: | C10G5/00 | 分类号: | C10G5/00;C10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晓玲;张相午 |
地址: | 102218北京市昌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回收 处理 方法 | ||
1. 一种油气回收、处理方法,首先将油气混合气通过吸收处理步骤,被吸收的油品直接回收,未被吸收的油气进入膜分离步骤,进一步回收,经膜分离后的少量油气和空气进入蓄热氧化处理步骤,处理后的尾气排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吸收处理步骤包括将油气混和气首先通过预冷器预冷后,从吸收塔下部进入,所述气体上升过程中与所述吸收塔内喷淋出的贫油和吸收剂逆向相遇,进行吸收处理,被吸收的油品直接回收,未被吸收的油气混和气经吸收塔顶进入膜分离器;所述膜分离步骤包括油气在膜两侧压差作用下透过薄膜被分离出来,进入到所述预冷器油气入口,进行下一吸收循环,无法穿透薄膜的空气和少量油气进入蓄热氧化装置;所述蓄热氧化步骤将所述空气和少量油气混和气氧化后尾气排空。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吸收处理采用成品或半成品煤油或轻柴油作为吸收剂,吸收剂与油气质量比范围是4-5∶1。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吸收剂可利用蓄热氧化积累的富余热量,通过溴化锂制冷,冷却的温度范围为5℃-15℃。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吸收剂冷却温度为10℃。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膜分离步骤中的膜采用橡胶态聚合物膜。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膜分离步骤中的膜底层为无纺布层,中间层为多孔支撑层,最上层为橡胶态的硅橡胶作为分离层,分离层厚度范围为0.2-2um。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膜分离步骤中膜两侧的压力比大于等于5。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压力控制在膜一侧为常压,另一侧抽成真空。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所述蓄热氧化步骤中氧化温度为50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爨伟亮;陈惠彦,未经爨伟亮;陈惠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30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