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持活动头枕高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4358.1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锡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活动 高度 装置 | ||
1.一种保持活动头枕高度的装置,在具有板式形状并且安装到座椅后框架内部以对乘客身体上部进行支承的悬架在车辆受到后部冲撞过程中被乘客推压的同时,该活动头枕旋转并升起以对乘客的颈部和头部进行支承,所述装置包括:
可旋转地连接到座椅后框架内部并且可旋转地支承悬架的连接装置;和
安装到座椅后框架内并且固定所述连接装置的旋转位置,以对支承活动头枕的悬架的高度进行固定的固定连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连接装置可被弯曲成形,该连接装置相对于弯曲部的一端朝悬架后部延伸,弯曲部通过第一铰链可旋转地连接到座椅后框架上,连接装置相对于弯曲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可旋转地连接到悬架的一侧从而可旋转地支承悬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连接装置还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于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之间的狭槽,以及位于狭槽内部呈锯齿形状突出的若干钩形带。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固定连杆的一端固定到座椅后框架上,固定连杆的另一端朝狭槽延伸,并且如果悬架的旋转量小的话,该固定连杆可保持钩住到形成于狭槽下部处的钩形带上,并且如果悬架的旋转量大的话,那么固定连杆可保持钩住到形成于狭槽上部处的钩形带上,由此防止悬架复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固定连杆还包括钩形突起,该钩形突起形成为突出状从而在钩形带端部处保持钩住到钩形带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连接装置的一端固定到朝悬架的后部延伸的端部上,连接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到座椅后框架上,并且如果作用于悬架上的力消除,当连接装置在悬架的作用下旋转并复位时,连接装置在伸展的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回位弹簧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到座椅后框架上,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形成为朝外部突出的钩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钩住突起被形成为比狭槽的宽度宽,其中钩形带形成在狭槽处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43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