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蛇毒抗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解离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642.8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禄;陈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6 | 分类号: | C07K14/46;C07K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蛇毒 肿瘤 侵袭 转移 解离 | ||
1.一种短尾蝮蛇毒解离素的分离,其特征是:将粗毒先经Superdex 75凝胶过滤色谱去除大分子组分,得到含解离素的主要蛋白峰;再用弱阴离子DEAEsepharose作为介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作为洗脱液分离等电点不同,分子量相近的蛋白,最后以Lichrospher C18反相层析去除等电点相近疏水性不同的成分,从而纯化解离素,获得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尾蝮蛇毒解离素的分离,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液pH为pH=8.5,盐浓度达0.05mol.L-1,此时解离素组分全部被洗脱,收集的组分可直接进行生化及药理活性的测定。
3.解离素的纯化,其特征是:将权利要求1得到的解离素应用凝胶过滤,再经离子交换色谱所得的活性组分,并非是单一蛋白的组分,它是分子量和等电点相近的蛋白质或多肽的混合物;对于蝮科蛇毒,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除解离素外还有磷脂酶A2(PLA2);对于混有PLA2的解离素组分,依据解离素与PLA2的疏水性有较大差异:解离素疏水性小于PLA2,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在C18柱上用乙腈梯度洗脱将它们分离。应用RP-HPLC除了能去除解离素组分中的PLA2外,由于RP-HPLC纯化得到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冻干去除有机溶剂(乙腈)和离子对试剂(三氟乙酸)而得到蛋白质纯品,与离子交换层析的纯化产物需要透析、浓缩相比,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减少了样品失活的可能性;解离素含4~8对二硫键,性质十分稳定,即使在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中也不致失活,这都是采用RP-HPLC纯化解离素的依据所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离素的纯化其特征是:所述的RP-HPLC精细纯化解离素组分时,有两个洗脱峰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分别对应于乙腈浓度23%和40%,经滴定法检测洗脱峰的PLA2活力、电泳测定分子量大小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强弱,判定两个洗脱峰中的后者是PLA2,前者为不含PLA2的解离素纯品,去除了混杂的PLA2。
5.一种短尾蝮蛇毒解离素,其特征是:采用Superdex 75、DEAE Sepharose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Li chrospher C18反相层析从短尾蝮蛇蛇毒粗毒中分离得到了一个解离素纯品GbvIV4其氨基酸序列为:
1 GEECDCGSPG NPCCDAATCK LRQGAQCAWG LCCDQCRIMK
41 KGTVCRIARG DDMDCYYNGIS AGCPRNNF_*。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6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