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碎站基坑掘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0643.4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占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8;E21C4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基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采矿技术领域,涉及到间断——连续工艺系统中破碎站基坑掘凿方法。
背景技术
间断——连续工艺拥有工艺简单、运输量大和运营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外很多露天铁矿、有色金属矿山和建材开采矿山得到采用,随着该工艺使用经验的日益丰富及技术的逐渐成熟,已经得到国内外很多大型露天矿的重视,许多国家也在准备采用该工艺,以解决深凹露天矿的开拓运输难题。但该工艺存在施工量大、难度高、施工周期长、工程费用高等缺点。
现有的间断——连续工艺中破碎站基坑断面面积一般为300~500m2,基坑深度为24~28m,土石方量一般为7000~14000m3左右。由于破碎站基坑较深,造成人员和设备不能直接出入基坑,无法采用高效、节能的大型设备,往往只能采用效率低、成本高的人工方式进行施工。而目前破碎站基坑掘凿采用的是类似于井下矿竖井掘凿的方法,基坑的掘凿工艺包括穿孔、爆破、除渣、提升等环节,即采用小型凿岩机(一般采用7655型凿岩机)由上至下分层穿浅孔、爆破、分层除渣。由于破碎站基坑一般位于较硬的岩体(矿体)中,硬度系数较高,一般为f=10~16,采用现有掘凿方法,爆破分层高度每次只能达到1m左右,造成爆破次数多、一次爆破量少等缺点,难以 实现大规模爆破;爆破后采用人工方式将碎石集中,后采用塔吊将土石方提升至地表面。该方法存在掘凿难度高、爆破效果差、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点,建一座破碎站基坑掘凿时间约为6~8个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破碎站基坑现有施工方法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所有露天铁矿山、有色金属矿、和建材开采矿山在软岩和硬岩中破碎站基坑掘凿方法,通过对穿孔、爆破等工艺采取一系列的特殊措施,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爆破孔的穿孔、爆破及爆破后的除渣工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预裂孔控制爆破、中深孔爆破及斜坡除渣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1、穿孔:本发明的爆破孔穿孔包括预裂孔、预裂辅助孔、主爆破孔的穿孔工艺;
a)预裂孔
沿破碎站基坑边缘用钻机穿预裂孔,其预裂孔的参数为:
孔径d1为53~110mm之间,但如受条件限制没有专用钻孔设备或对基坑壁面要求不高,也可采用其它钻机进行穿孔,但孔径不能大于150mm;
孔深H2大于基坑深度2~3m;
孔距a1为孔径的8~12倍;
预裂孔穿凿角度为基坑斜面的角度;预裂孔为斜孔时,预裂孔底部距主爆破孔的距离为1~2m。
b)预裂辅助孔布置在预裂孔的里层,与预裂孔的中心距为S1,S1为2~3m;
预裂辅助孔参数与预裂孔参数相同;预裂孔为斜孔时,预裂孔和预裂辅助孔始终保持平行,预裂辅助孔底部距主爆破孔的距离为1~2m;预裂孔为垂直孔时,辅助孔距主爆破孔的距离为主爆破孔孔距的0.7~1.0倍。
c)主爆破孔
沿破碎站基坑的长轴方向布置主爆破孔;其主爆破孔的参数为:
孔径d最小为170mm,最大为250mm;
孔深H1为大于基坑深度2~3m;
孔距为a,按下式计算:
式中:a——孔距,米;
Q1——单孔装药量,kg;
H1——孔深,米;
W——抵抗线,米,根据矿山实际矿岩性质确定;
q——炸药单耗,kg/m3,根据矿山实际矿岩性质确定。
主爆破孔数量按下式计算:
(1)主爆破孔排数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冶炼含硼钢提高和稳定硼回收率的方法
- 下一篇:话单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