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瑞拉菌素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7781.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荣;张勤福;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6 | 分类号: | C12P17/16;C12P19/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生产 菌素 生产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活性物质的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瑞拉菌素的生产工艺。
二、背景技术:
自从20世纪40年代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问世以后,人们在与农业害虫和杂草斗争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化学农药这一现代化武器。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的品种和产量激增,施用范围日益扩大,农药残毒污染而造成世界性公害,引起人们的忧虑。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公害、不污染环境、不毒杀害虫天敌的生物农药异军突起。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以维护生态环境。生物农药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生物农药中微生物源农药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一类,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从传统农业向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进入WTO以后我国农业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在新世纪之初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技术挑战,它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微生物农药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微生物农药以农用抗生素最为典型。农用抗生素在我国的研究开发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在仍然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井岗霉素是70年代开发成功的生物农药,经历了多年的应用,至今仍是生产上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当家品种。
农用抗生素来源于微生物,特别是放线菌。据统计,在1000多种抗生素中约有2/3以上是由放线菌产生的,而链霉菌属放线菌产生的抗菌素又占放线菌目的90%以上;且放线菌是土壤生态系中微生物三大类群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单就微生物而言,已被人类研究过的不足自然界存在的1‰,而这些研究过的微生物中,只发现了其中的1%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何况微生物是易变的,由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天天都在产生新的变种,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1克土壤内微生物的总数相当于整个海洋生物的数量(即1克土壤内含有1亿个细菌,1000万个放线菌和100万个真菌)。迄今为止,大多数抗生素均是在土壤微生物-尤其是放线菌中发现的,土壤微生物是一个有丰富内含的宝藏,是医药、工业制药的丰富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丰富。陕西的渭北旱原南部是陕西的第二粮仓,土层深厚、富饶,有机质丰富,是世界苹果优生区,其土壤中也蕴藏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种群,而且这部分地区土壤干燥、偏碱性,湿度较小,有利于放线菌的生长。因此本发明便选择了从渭北旱原南部的麦地、苹果园和油菜地的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然后筛选拮抗菌株,并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物质。
目前,国内市场上生产农药的方法有:
1、化学合成法:以各种化工原料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添加催化剂的方法进行化学合成,形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制取最终产物。此方法存在合成思路难制定,合成路线长,原材料和中间体成本高,收率低等缺点。
2、制剂加工法:在原料药中添加不同辅料将其制成不同剂型的成品以更好的发挥其药效。缺点是成本过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瑞拉菌素的生产工艺,其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并能减小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瑞拉菌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为:
(1)发酵: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经过摇瓶发酵生产得发酵液;
(2)提取;发酵液通过预处理、过滤、减压浓缩、离心、沉淀、干燥、阳离子交换吸附、洗脱、减压浓缩干燥制得瑞拉菌素粗品;
(3)精制:粗品经纯化溶解、大孔树脂柱层析、反相制备分离、浓缩干燥制得成品。
上述生产工艺包括:
(1)发酵:
①菌种培养:
a:菌种培养基:放线菌分离培养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真菌培养及颉抗试验用培养基:P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控制多台电视机的方法
- 下一篇: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