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菲环共轭、中心修饰的扩展卟啉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9511.8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珍;吴迪;游效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513/22 | 分类号: | C07D513/22;C09K11/06;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共轭 中心 修饰 扩展 卟啉 衍生物 制备 应用 | ||
1.5,10,19,24-四苯基-二菲并[9,10-h:9,10-v]-29,31,32,34-四硫代-[26]六环卟啉(1.1.0.1.1.0)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
R为氢、氟、氯、溴或碘等。
2.权利要求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5,5’二(4-取代苯基)羟基甲基-2,2’-双噻吩、菲并吡咯和无水二氯甲烷,其中5,5’-二(4-取代苯基)羟基甲基-2,2’-双噻吩与菲并吡咯摩尔比为1.25∶1至1∶0.8,在无氧条件下将反应瓶放入低温装置中并避光,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然后加入催化量的BF3·Et2O,使其在低温下反应2小时后,再让其自然升温至室温继续反应46小时;
(2)将与菲并吡咯同摩尔数的氧化剂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反应1小时,减压蒸去溶剂得中位-四苯基二菲并二硫代[26]六环卟啉(1.1.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控制反应温度在-30±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剂为DDQ。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吡咯衍生物与噻吩衍生物的反应摩尔比为(1∶1)。
6.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著的红移,其最大吸收峰到达近600nm的红光区域。
7.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对银离子有识别作用。在银离子存在下,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红移;而铜、汞、镍、铅等其他阳离子不能使化合物的光谱变化。
8.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在酸性条件下对叠氮酸根离子(N3-)和磷酸根离子(PO43-)有识别作用。在叠氮酸根离子(N3-)和磷酸根离子(PO43-)存在时,质子化的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明显蓝移,而氟离子F-,氯离子Cl-,溴离子Br-等其他阴离子只能使化合物的光谱有微小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5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