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菲环共轭、中心修饰的扩展卟啉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19511.8 申请日: 2007-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1220045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9
发明(设计)人: 沈珍;吴迪;游效曾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07D513/22 分类号: C07D513/22;C09K11/06;G01N21/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9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类 共轭 中心 修饰 扩展 卟啉 衍生物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5,10,19,4-四苯基-二菲并[9,10-h:9,10-v]-29,31,32,34-四硫代-[26]六环卟啉(1.1.0.1.1.0)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阴、阳离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卟啉类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光电性能、良好的光和热稳定性,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因而在生物化学、医药学、分析化学、光催化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近年来,利用卟啉分子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光电性能,设计和合成光电功能材料及光电器件的研制等方面已成为国内外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例如在模拟生物光合作用中心的光致电荷和能量转移方面,卟啉分子作为模型化合物中的光吸收单元,可以实现光诱导电荷分离[参见:(a)Gust D.,Moore T.A.Science,1989,244,35;(b)Wasielewski M.R.Chem.Review,1992,92,435;(c)Moore T.A.,Gust D.,et al.Nature,1984,307,630;(d)Liddell P.A.;Kuciauskas D.,Sumida J.P.,et al.J.Am.Chem.Soc,.1997,119,1400;(e)Kuciauskas D.;LiddellP.A.;Moore A.L.,et al J.Am.Chem.Soc.1998,120,10880;(f)Yfroah G.S.,Liddell P.A.Nature,1997,385,239;(g)Yfroah G.S.,Liddell P.A.et al.Nature,1998,392,497.];此外,卟啉化合物在有机场效应电子管(OFETs)[参见:Aramaki S.,Sakai Y.,Ono N.Appl.Phy.Let.,2004,84,2085.]、分子天线[参见:(a)Li J.,Ambroise A.,Yang S.I.,Diers J.R.,Seth J.,Wack C.R.,Bocian D.F.,Holten D.,Lindsey J.S.J.Am.Chem.Soc.,1999,121,8927;(b)Choi M.S.,Aida T.,Yamazaki T.et al.Angew.Chem.Int.Ed.,2001,40,3194.]、光-能转换器[参见:Gust D.,Moore T.A.,Moore A.L.Acc.Chem.Res.2001,34,40.]、光电转换材料[参见:Crossley M.J.,burn P.L.Chem.Commun.,1991,21,1569.]、分子开关[参见:Wasielewiski M.R.,Goszrola D.Z.Science,1992,257,63.]、分子逻辑门[参见:Wagner R.W.,Lindsey J.S.J.Am.Chem.Soc.,1996,119,3996.]、分子导线[参见:Richard W.,Wagner R.W.,Lindsey J.S.J.Am.Chem.Soc.1994,116,9759.]、有机太阳能电池[参见:(a)Antohe S.,Tugulea L.Phys.Stat.Sol(A),1996,1153,581;(b)Takahashi K.,Kuraya N.,et al.Solar Enegy Materials&Solar Cell,2000,61,403.]、有机电致发光[参见:Baldo M.A.,O’Bren D.F.et al.Nature,1998,395,151.]、非线性光学材料[参见:LidzeyD.G.,Bradley D.C.,et al.Nature,1998,395,53.]、光存储[参见:(a)Tyler B.N.,Neil R.B.Adv.Mater,2001,13(5),347;(b)Liu Z.M.,Amir A.,Yasseri J.,Lindsey J.S.,et al Science 2003,302(28),1543.]、分子识别及医药[参见:杨继彰,中国新药杂志,1995,4(3),59]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