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恶意骚扰电话筛选和拦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0659.3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吴维宏;王鹰;于明;钱康;方宁;胡晓菲;王玉申;张昱;钱辉兵;唐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42;H04Q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恶意 骚扰 电话 筛选 拦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监控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合电信行业通信领域信息监控和管理,对恶意骚扰电话号码的检测和信息安全拦截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话拦截系统,主要通过设置专用设备针对特定号码进行拦截,这种技术的缺点:
一、只能通过用户设置个别特定号码,不能智能对通用号码判断和拦截。
二、及时性差,不能建立恶意电话特征模型,无法及时筛选和拦截。
三、采用专用设备串联在电信线路上,无法满足电信级大呼叫量电话判断和拦截存在网络安全风险。
采用该系统无法电信运营商无法在正常通信中判别恶意电话,导致难以屏蔽该类电话。
发明内容
为了概括本发明的目的,在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优点和新颖特征。应了解,无需所有这些方面、优点和特征包含在任一特殊的实施例中。
为解决现有拦截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和需求,本发明目前是利用现有网络数据建立恶意电话行为特征模型,并建立根据该模型从海量话务中自动匹配筛选和拦截的恶意骚扰电话号码的检测和信息安全拦截的系统。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恶意骚扰电话筛选和拦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短信呼系统日志;
步骤二、把短信呼平台生成的呼叫号码与恶意电话特征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可疑号码;
步骤三、可疑号码展现给客服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步骤四、客服确认是否是恶意呼叫号码,若不是恶意呼叫用户,则删除相关记录,流程结束;若是恶意呼叫用户,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五、实现系统自动拦截。
上述的恶意骚扰电话筛选和拦截方法,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恶意电话特征模型为:
A、电话拨打频次高每天呼叫次数大于系统设定的次数;
B、被叫号码特征明显被叫为连续号码,被叫号段大于规定号段;
C、具备多天连续拨打记录;
D、若有特殊号码符合以上特征采用可设立“业务白名单”方式规避。
上述的恶意骚扰电话筛选和拦截方法,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客服确认的方式可以是采用反向拨打方式以确认是否是恶意呼叫号码,若是恶意呼叫号码,则按照恶意电话号码属性:区分为辖区内网内号码,外辖区网内号码和互联互通号码建立拦截方式。
辖区内网内号码:在BOSS上进行呼出功能限制;
外辖区网内号码:在软交换A局上通过局数据设置拦截该号码的呼叫,向主叫局回REL的消息;
互联互通号码:按照就远出网原则,在关口局黑白名单拦截,直接向主叫局回送后向拆线消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恶意电话筛选和拦截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建立了恶意电话呼叫模型,便于相关系统判别和动作。
(2)、及时性强,系统能实施根据恶意电话模型及时筛选恶意电话和拦截。
(3)、便捷度高,采用系统自动识别机制大大减少人工输入工作量。
(4)、投资成本低,利用现有网络设备建设拦截系统,不需要增加串接第三方设备到网络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用户拨打电话次数统计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恶意电话筛选和拦截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恶意电话筛选和拦截系统网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恶意电话筛选和拦截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包括电信交换机和短信呼系统的信息记录建立恶意电话特征模型,并拦截系统对海量接入电话进行恶意特征匹配筛选和拦截。恶意骚扰电话检测和拦截系统检测准确性强且全面,投资总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建立恶意电话特征模型
通过对恶意电话分析发现,不法用户采用正常通信手段对移动用户进行恶意骚扰,对某号段用户大范围拨打但不接通,等到客户回拨时采用呼转方式转到音信台或录音电话进行诈骗;因此恶意电话多数为未通电话,无法采用话单筛选;
由于短信呼系统中全省短信呼用户数约占全网通话用户数的50%,约为1200万左右。每天短信呼平台生成记录,利用这些大量未接通用户呼叫记录与呼叫号码的内在关联性进行分析,准确发现恶意号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0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葛根黄酮饼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冷弯钢板桩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