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蔗糖-6-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1076.2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明;张彦平;王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开元民生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3/04 | 分类号: | C07H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06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蔗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蔗糖-6-酯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氯蔗糖(Trichlorosucrose),又名4,1’,6’-三氯半乳蔗糖(4,1’,6’,Trichlorogalactosucrose),简称TGS,是一种甜度大、味觉好的蔗糖三氯衍生物。在合成三氯蔗糖的方法中,单酯法是很重要的方法,该法为化学方法,使蔗糖中葡萄糖分子上的6位羟基生成单酯,再经氯化,脱酰基,提纯得到产品。对单酯法关键中间体蔗糖-6-酯的研究有很多报道,例如:美国专利US4889928公开了在极性非质子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丙基甲酰胺)中,蔗糖与原酸酯反应,通过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硫酸等)催化反应,首先生成蔗糖-4-酯和蔗糖-6-酯的混合酯,再经过胺基叔烷烃催化转位反应,将蔗糖-4-酯转化为蔗糖-6-酯,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蔗糖-6-酯。
上述反应过程的副产物,蔗糖-4-酯与目的产物蔗糖-6-酯的分离相当困难,降低了蔗糖-6-酯含量,少量蔗糖-4-酯直接带到后续工序参与氯化,影响了三氯蔗糖(Sucralose)的氯化和精制;而且,蔗糖-4-酯向蔗糖-6-酯的转位反应延长了合成路线,降低了产品的收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专利US5023329和CN200310106027公开了在极性非质子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丙基甲酰胺)中,二丁基氧化锡与蔗糖-6-位羟基作用,得1,3-双(6-氧-蔗糖)-1,1,3,3-四丁基二氧化锡,再与酸酐发生酯交换反应,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蔗糖-6-酯。
综上报道方法,目的产物蔗糖-6-酯含量低,合成路线长,影响后续三氯蔗糖(Sucralose)的氯化和精制,降低了产品的收率,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的制备方法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合成制备蔗糖-6-酯的方法,使蔗糖-6-酯的制备过程更易进行、提高收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蔗糖-6-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摩尔比1∶(0.9-1.1)∶(0.9-1.1)的用量,将乙腈/乙醇/氯化氢、或者是乙腈/甲醇/氯化氢,三种物质合在一起进行反应,生成乙亚氨基乙醚盐酸盐,或乙亚氨基甲醚盐酸盐;
②将蔗糖与极性非质子溶剂混合,加热至70~100℃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①合成的乙亚氨基乙醚盐酸盐或乙亚氨基甲醚盐酸盐加入步骤②所得混合物中,搅拌反应2~6小时,然后升温至50~90℃,继续搅拌反应8~20小时;
④降温冷却至0~20℃,过滤除去氯化铵盐,加水,在10~50℃温度下进行开环反应;
⑤在温度30~60℃、真空度-0.94~0.98MPa条件下,加入共蒸馏脱水剂进行共蒸馏脱水浓缩,获得蔗糖-6-酯。
进一步地,上述的蔗糖-6-酯的制备方法,步骤②所述极性非质子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是N,N二乙基甲酰胺、或者是N,N二丙基甲酰胺。步骤②中,蔗糖与极性非质子溶剂的重量比为1∶(2~8),蔗糖与乙亚氨基乙醚盐酸盐或乙亚氨基甲醚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0.9~1.2);步骤④中,水的加入量是保持蔗糖与水的重量比为1∶(0.1~0.5)。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蔗糖-6-酯的制备方法,步骤②中,蔗糖和极性非质子溶剂混合加热溶解的温度为85~95℃。步骤③中,先在20~25℃温度下反应3~5小时,然后升温至60~80℃再反应8~14小时。步骤④中,先降温至0~10℃除去氯化铵盐,然后加水,在10~20℃温度下开环反应2~8小时。步骤⑤中,共蒸馏脱水浓缩过程的温度为40~55℃、真空度为-0.90~0.96MPa。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蔗糖-6-酯的制备方法,步骤⑤中,所述共蒸馏脱水剂为环氧乙烷、或苯、或甲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使用固体环合剂与蔗糖4,6位羟基成环反应,开环后直接生成目标产物蔗糖-6-酯,不需要转位反应,也不需要进行酯交换反应,原料与产物分离简单,反应收率达80%以上,产品含量超过94%,产品收率和纯度均高于现有技术最佳值;其制备过程易于进行、反应条件易控制,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可直接用于后续氯化反应工序,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应用前景看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开元民生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开元民生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1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剂量控制刮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前导增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