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纱片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148.0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辉;吴祥雯;陈国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利德纺织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00 | 分类号: | D03D47/00;C22C38/00;C23C8/38;C23C8/10;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4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纱片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工艺,尤其涉及片梭织机及无梭织机上制纱片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制纱片是应用于片梭织机及无梭织机上的一个易损重要零件,能实现纬纱在高速递纬和急停两个状态的高频率转换。通常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薄钢板为基体,表面进行镀硬铬处理。众所周知,在镀硬铬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六价铬的废水,而重金属六价铬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影响。制纱片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给正常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约束着产业的发展。
制纱片在运行过程中对耐磨性、弹性及平面度等要求较高。本发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的工艺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达到提高技术经济效益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纱片的制造工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选取合适的基体材料,通过氮化和校形处理,使制纱片满足高耐磨性、高弹性及平面度等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制纱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基材的选取:采用精轧光亮薄钢板作为基体材料,基体材料中含有利于氮化的合金成分,其合金成分总含量3%,薄钢板的厚度为0.05~0.2mm;
②加工:将基体按规格尺寸要求机加工成形;
③氮碳共渗:在500~580℃进行氮碳共渗处理使工件表面获得0.01~0.02mm的渗层;
④校形:工件氮化后经清洗装夹在工装上,工装上具有导向作用的定位销对工件进行导向固定,工件夹紧后在真空状态下升温至540~600℃保温1.5~3小时后随炉冷却,获得制纱片成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制纱片的制造工艺,其中,步骤③所述的氮碳共渗可为液体氮碳共渗,先在500~580℃内进行液体氮碳共渗使工件表面获得0.01~0.02mm的渗层,然后进行后续氧化处理,温度350~370℃、保温时间15~20分钟,将工件表面的氰盐转化为无毒的碳酸盐等产物,使废气、废水符合国家排放要求,表面硬度达到HV0.11100以上。
前述的制纱片的制造工艺,其中,步骤③所述的氮碳共渗也可为气体氮碳共渗,在500~580℃内进行气体氮碳共渗使工件表面获得0.01~0.02mm的渗层,表面硬度达到HV0.11100以上。
前述的制纱片的制造工艺,其中,步骤③所述的氮碳共渗也可为辉光离子氮碳共渗,在500~580℃内进行辉光离子氮碳共渗使工件表面获得0.01~0.02mm的渗层,表面硬度达到HV0.11100以上。
前述的制纱片的制造工艺,其中,工件经过液体氮碳共渗和校形处理后,还对工件表面进行镀镍磷工艺处理或人工抛光处理。
前述的制纱片的制造工艺,其中,工件经过气体氮碳共渗和校形处理后,还对工件表面进行镀镍磷工艺处理或人工抛光处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精轧光亮薄钢板作为基体材料,基体材料中含有利于氮化的合金成分,如:Cr、Mo、V、Ni、Al等(合金元素总含量>3%),不仅购料方便而且处理后符合技术要求;采用500℃~580℃氮碳共渗处理工艺使工件表面获得较高的硬度和合适的渗层;在540℃~600℃通过热蠕变原理使工件满足平面度要求;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制纱片能较好地满足高耐磨性、高弹性及平面度等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环保性好、成本更经济,制纱片使用寿命提高了16倍,而成本减低了1/8,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制纱片基体选取满足使用要求的钢材,工件经过氮碳共渗处理后耐磨性和弹性可以大大提高,而且产品的耐蚀性也相当高。
实施例一:
采用精轧光亮薄钢板作为基体材料,基体材料中含有利于氮化的合金成分,如:Cr、Mo、V、Ni、Al等(合金元素总含量>3%),薄钢板的厚度为0.2mm。
首先将基体按规格尺寸要求机加工成形,然后在580℃进行液体氮碳共渗使工件表面获得0.02mm的渗层;进行后续氧化处理,温度370℃保温20分钟,去除工件表面有毒物质,提高工件耐腐蚀性,表面硬度达到HV0.11100以上。
工件氮化后经清洗装夹在工装上,工装上具有导向作用的定位销对工件进行导向固定,工件夹紧后在真空状态下升温至600℃保温3小时随炉冷却。
最后对工件表面进行镀镍磷处理。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利德纺织机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利德纺织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膜装置、成膜方法以及有机电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容积式流体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