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他米巴罗汀的合成新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5342.9 申请日: 2007-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1121675A 公开(公告)日: 2008-02-13
发明(设计)人: 陈国华;王含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35/84 分类号: C07C235/84;C07C23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198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米巴罗汀 合成 新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他米巴罗汀的合成新工艺。

背景技术

他米巴罗汀(I)是一个RARα激动剂,专门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对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或者对于药物毒性不耐受这些问题进行设计,适用于APL复发或难治性病例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它对ATRA引起复发的APL病人有减轻症状的功效,相比以前ATRA联合化疗方法,副作用更小,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APL的药物。他米巴罗汀由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开发,于2005年6月13日在日本首次上市。

现有的国外文献他米巴罗汀有两条合成路线:

(1)J.Med.Chem.1988,31(11):2182-2191,发表的合成方法:

以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原料,经氯代,付克环合,得1,2,3,4-四氢-1,1,4,4-四甲基萘,经混酸(硝酸/硫酸)硝化,再氢化还原得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胺,然后与对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再水解后得他米巴罗汀(I)。

该路线有以下缺点:

1)合成路线长;

2)用到有毒试剂苯,对劳动保护和环境将造成极大危害;

3)用到混酸(硝酸/硫酸)硝化,再用Pd/C还原氢化,环境污染大,操作危险,成本高且收率低。

(2)专利文献WO9114673公布的一条合成路线:

以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原料,经氯代,付克环合,得2-乙酰氨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氢萘,再与对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在五氯化磷存在下进行酰交换反应,然后水解得他米巴罗汀(I)

该路线存在以下缺点:

1)付克反应产物(2-乙酰氨基-5,5,8,8-四甲基-5,6,7,8-四氢萘)用乙醇/水混合溶剂重结晶时会出现油状物,和产物晶体混在一起,很难分离,影响收率;

2)酰交换反应中需氮气保护,反应温度需要低温(-25℃)-室温-低温(-20℃~-30℃)转化,操作繁琐;

3)专利文献中化合物(III)水解成化合物(I)时,使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温度过高,使得不仅酯键水解,酰胺键亦被水解,产生副产物,收率低,甚至得不到化合物(I)。

因此上述两条合成路线均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便于工业化生产的他米巴罗汀的合成工艺路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

(1)专利文献WO9114673中以乙酰苯胺为原料反应,酰交换反应时需脱去保护基乙酰基,再接上对甲氧甲酰基苯甲酰基;本发明直接用对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和苯胺反应,以对甲氧甲酰基苯甲酰基作为保护基,省去了上乙酰基和脱乙酰基的步骤,简化了合成路线;

(2)化合物(III)水解成化合物(I)时,氢氧化钠与化合物(III)等摩尔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此条件可以保证酯水解而酰胺键不被水解。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

本发明的合成步骤:

(1)以苯胺、对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反应,得对苯氨甲酰苯甲酸甲酯(II);

(2)在无水条件下,化合物(II)和2,5-二氯-2,5-二甲基己烷付克环合,得4-[(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氨甲酰]苯甲酸甲酯(III);

(3)化合物(III)水解得产物他米巴罗汀(I)。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更进一步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

实例一2,5-二氯-2,5-二甲基己烷的制备

将24克2,5-二甲基-2,5-己二醇加入400ml浓盐酸中,室温下搅拌2小时,抽滤出固体后溶解于50ml二氯甲烷中,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24.4克,收率81%,熔点65~66℃。

实例二对苯氨甲酰苯甲酸甲酯(II)的制备

将24.4克对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溶于200ml无水二氯甲烷中,再加入25ml三乙胺,然后缓慢加入30ml苯胺,保持内温在0~5℃,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2小时,抽滤出固体,水洗至中性,干燥,得淡黄色粗品,用乙醇重结晶得类白色固体27.3克,收率87%,熔点:194℃~19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