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豚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686.5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沛文;陈丕茂;贾晓平;邱永松;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23/36 | 分类号: | G09B2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豚 骨骼 标本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本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海豚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标本在生物学科研、教学以及科普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骨骼标本是研究动物骨骼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其他器官相互关系的主要材料。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资料多见于医学方面的供教学用的人体解剖,动物骨骼标本和江豚骨骼标本制作技术也见于一些教科书和杂志文章,但海豚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资料还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海豚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1)解剖海豚,将全部整骨取出;不作骨骼标本的,尾叶和胸肢的软骨也可保留在皮内;
(2)骨骼的处理:将骨骼放在沸水锅中煮制,然后取出剥离骨骼上的附肉;
(3)骨骼的脱脂处理:经清洗的骨骼放在酒精溶液中浸泡,取出在室内自然挥发干燥;
(4)骨骼的漂白处理:使用漂白剂对骨骼进行漂白;
(5)将经处理后的骨骼串接固定成形。
步骤(3)中所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90~95%,优选95%。浸泡时间为7~14天。
步骤(4)中所述的漂白剂为过氧化氢,它的浓度为2%~3%。漂白时间为2~6天。
步骤(3)中所述的清洗操作是用洗衣粉对骨骼进行清洗。
若果部分骨块上仍有黄色说明漂白不彻底,那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在骨骼串制前对脱脂和漂白不彻底的骨骼再次进行脱脂和漂白处理,即用1~2%的漂白精溶液和2~3%洗洁精溶液对骨骼进行清洗。所述的漂白精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5%,洗洁精溶液的浓度为优选3%。
本发明提供的海豚骨骼标本制作方法的优点是(1)操作简单,(2)采用煮制法处理骨骼,其效果是时间短,脱脂较完善,制成的骨骼标本效果好,骨块呈象牙色;(3)漂白方法采用半湿法比晒干的效果好。在整个制作过程,骨骼没有经过太阳晒干的过程,也没有使用干燥设备帮助干燥,而只采用室内自然晾干的方法,而且控制时间不能长,达到将酒精挥发便可。结果表明,湿法漂白的方法可行,而且缩短了骨骼漂白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试验例:
1.1材料采集时间和地点
太平洋瓶鼻海豚采集于2004年4月14日,地点是深圳蛇口渔港,编号分别为1号和2号。3号中华白海豚采集于2006年2月16日,珠江口伶仃洋以北海面;编号为4号的中华白海豚采集于2006年1月15日珠江口仃洋中部海面。
1.2材料
1号标本 体长174.0cm,体重53.5kg,为少年期,标本新鲜。
2号标本 体长168.7cm,体重46.0kg,为少年期,标本新鲜。
3号标本 体长243.0cm,体重145.0kg,为壮年期,表皮有点腐烂。
4号标本 体长114.8cm,体重15.6kg,为幼年期,皮仍保持完好。
1.3方法
1.3.1骨骼的解剖 海豚的解剖从腹部开始,将骨骼从体内解剖游离出来,取出骨骼。用解剖刀,切除大块附肉,将解剖后的骨骼用自来水冲洗,将血水去除干净,做好标记,截为三段,分别为头骨段、胸椎段、尾椎段以及附骨。
1.3.2骨骼的处理 用煮制法处理骨骼,煮锅为直径40cm,高40cm的铝制锅,用石油气炉加热。锅内底部放一铁架,避免骨骼粘锅而烧坏骨头。在锅内先放进热开水后,不断加温。然后将骨骼放进沸水锅中,大火煮制1小时后,用镊子能剥离附在附肢骨和肋骨上的肌肉时,便陆续将可剥离的骨骼分别取出。剥离附在胸椎骨的肌肉的时间,大约需要煮制2小时;能处理尾椎骨,则大约需要煮制3小时。煮制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根据标本个体大小而各有所不同,个体小的,时间较短些,个体大的需要时间较长些。要不断观察和取出骨骼进行剥离,并用自来水冲洗,将骨骼内的熟血污洗刷干净,用尖头小镊子夹出骨孔内的残肉,用解剖刀割除椎骨和椎骨间的筋带,最后再用丝洁布裹洗衣粉洗一遍,作好记录和编号。
1.3.3骨骼的脱脂处理 分别用4种不同的脱脂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脱脂剂采用浓度为95%工业酒精溶液,辅助脱脂剂采用97号汽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