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话梅可乐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2158.7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林;辛修锋;胡卓炎;余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00 | 分类号: | A23L2/00;A23L2/40;A23L2/39;A23L2/56;A23L2/60;A23L1/29;A23L1/212;A23L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任重 |
地址: | 51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话梅 可乐 泡腾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话梅和可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梅为我国南方原产、特产的果树,在我国浙江、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均有种植。青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含有有机酸、矿物质、多酚类物质等多种功能成分,具有缓解疲劳,安神解烦,改善肠胃功能,保护肝脏,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
青梅果实由于含酸量较高、含糖量较低,不适于鲜食,基本上用于加工。传统的青梅加工制品种类以盐渍类和蜜饯凉果类为主,此外还有青梅果酒类,凉果是我国南方具有地方特色的果蔬传统加工食品,起源于广州、潮州一带,已有1000多年的生产历史。话梅是凉果的主导产品,以青梅鲜果为原料,以食糖、食盐、甘草等为辅料,经盐腌、脱盐晾晒、配料液腌渍、干制等工序精制而成。话梅以其独特的甜咸酸香俱全、肉质细腻致密、食之味长,兼有消食开胃、止咳消痰等作用见长而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休闲小食品。另一方面,话梅单一产品的市场销售量还是有限,虽然市场上已有话梅糖、话梅含片等改型产品销售,虽然近年来青梅饮料类制品产量呈上升趋势,但总的来说,话梅产品的种类还是较少,话梅类饮料种类很少。这种现状与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多样化,新型化、健康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出现了以碳酸盐、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产气固体饮料泡腾片。这种即冲即饮的饮料其特点是:泡腾片与水接触后放出较多CO2,饮用时可或得与碳酸饮料相类似的效果;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泡腾片多为以甜味剂、香精、色素、柠檬酸等化学合成物质配制而成。这类泡腾片的制造技术特点是通过微胶囊技术将产气物质分隔,防止酸、碱在产品使用提前反应,还可以控制产气物质释放的时间和速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1081078公开了话梅汁饮料和话梅味饮料的制造法,其主要特点是以青梅汁和甘草等混合汁为主成分,经配料、过滤、装灌、杀菌等工艺流程而成。此外还有中国专利公开号1034302话梅食品新型话梅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特殊的色、味、香浸染液处理,制成形态、肉质和传统话梅不同的新型糖水话梅罐头。但未见有话梅固体饮料及泡腾饮料的产品,以及相关制备工艺报道。已有的果蔬泡腾片的制备方法一般将果蔬直接干燥和粉碎的果蔬粉来制备,这样容易导致冲饮时有肉眼可见的不溶物,从而影响感官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话梅可乐泡腾片,具有新型外观和新型口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话梅可乐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话梅可乐泡腾片,所含成分及重量比为:
崩解剂 10~20%;
干燥话梅可乐粉 50~75%;
甜味剂 10~20%;
酸味剂 4~10%;
赋香剂 0.01%。
所述的崩解剂为碱剂;所述的赋香剂为话梅香精、香草香精和青梅香精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酸味剂为话梅自身所含的有机酸、外加柠檬酸和Vc的混合物。
所述的甜味剂为三氯蔗糖与蔗糖和/或阿斯巴甜的混合物,三氯蔗糖占甜味剂重量的0.25%。
所述的干燥话梅可乐粉包括多糖类包埋剂和话梅浸提汁及可乐浓浆,其重量比为:
多糖类包埋剂 15~25%;
话梅浸提汁及可乐浓浆 75~85%。
所述可乐浓浆占话梅浸提汁重量的0.5~1.5%。
多糖类包埋剂为β-环状糊精、低聚果糖和可溶性淀粉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话梅可乐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水浸提话梅得到话梅汁,过滤,加热蒸发至话梅汁可溶性固型物含量为10%;
(2)在(1)话梅汁中加入可乐浓浆和多糖类包埋剂,分散均匀,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至产品水分含量小于5%,获得干燥话梅可乐粉;
(3)将碱崩解剂、甜味剂、酸味剂和赋香剂混合均匀,与话梅可乐粉混合均匀压片。
步骤(2)所述的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90℃,空气压缩机压力0.4Mpa;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冷阱温度为-30℃~-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