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5313.0 | 申请日: | 200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勤俭;覃事彪;张海艳;胡泽星;袁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M4/26;B22F1/02;C01G53/04;C01G5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家骏;陈开姚 |
地址: | 411132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羟基 氧化钴 氢氧化 制备 方法 | ||
1.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0.5~2M硫酸钴溶液A;重量比分别为10%~30%的氢氧化钠溶液B;5%~30%的氨水溶液C;20%~60%的氢氧化钠溶液D;
(2)在反应器中加入100~300克/升的球形氢氧化镍和纯净水,用溶液B调节反应液pH至8.0~12.0,用溶液C调节反应液中氨浓度为3~10克/升,控制温度为30~75℃;
(3)将溶液A、溶液B、溶液C同时并连续加入到反应器中包覆反应,反应条件:搅拌速度180~300转/分钟,温度30~75℃,pH值8.0~14.0;氨浓度3~10克/升,反应时间2~7小时;
(4)将步骤(3)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用纯净水洗涤至pH7~10,在40~70℃温度下烘干,得到包覆氢氧化钴的氢氧化镍;
(5)将包覆氢氧化钴的氢氧化镍加入氧化反应器中,加入包覆氢氧化钴的氢氧化镍重量2~10%,温度为80~120℃的溶液D,通入氧气进行氧化,氧化反应条件:搅拌条件下,温度60~150℃,氧气流量0.1~1升/kg氢氧化镍·分钟,反应时间0.1~2.5小时;
(6)对氧化后的物料用纯净水洗涤至pH7~10,在100~150℃温度下烘干,即得到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产品。
2.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首先同权利要求1所述(1)~(5),再将步骤(5)得到的氧化后物料放入后处理反应器中,加入浓度为5~20克/升的氢氧化锂溶液,使氧化后物料在溶液中的固体浓度为100~300克/升,在搅拌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30~100℃、反应时间为0.25~2小时,反应结束后,物料经固液分离,用纯净水洗涤至pH7~10,在100~150℃温度下烘干,即得到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氢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表面包覆层微晶形貌为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氢氧化钴的量和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量分别是氢氧化镍基体重量的3.0~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粒子中含有0.1~0.4%Li。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的表面包覆γ羟基氧化钴的氢氧化镍,粒子的平均粒径为6~20μm,BET为5~25m2/g,用机械压实法测定的粒子的粉体阻抗为1~5Ω·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金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3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